你怎麼發現你身邊的人很有錢的?
我們部門有個姐姐,每天背個帆布包擠公交上班,穿得衣服也是幾十塊錢的淘寶貨,為此很多同事都排擠她,但一場火災卻讓大家態度180度大變,想方設法的討好她。
初到職場我畢業那年在某商場做招商工作,部門就我和另一個女孩子是應屆畢業生,其他同事都是30加的姐姐,都是畢業出來工作好幾年了,有一定的見識和工作經驗的。
剛到部門時,我和另一個新同事就是被大家排擠的對象,因為她們都穿著名牌用著蘋果手機,天天開著車來上班,中午吃的也是點菜,下午還得喝個下午茶。
而作為剛畢業的大學生,我們穿的都是淘寶上麵幾十百把塊錢的貨,每天擠公交上班,中午為了省錢要麼吃碗鹵粉要麼吃個幾塊錢的蒸菜,那時連下午茶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
對於我們這種剛入職場的新手小白,哪些老員工自然是瞧不起的,每天討論工作會刻意避開我們兩個,中午吃飯不會喊我們,下午點咖啡甚至都不會問我們,平時談論的也都是哪個奢侈品牌出新款了,哪個高端品牌的護膚品又好用,我們幾乎都插不上話。
遭遇排擠但我們部門也有個例外,一個入職4年的姐姐也和我們一樣是被大家排擠的對象。別看她30幾歲了,平時穿著特樸素,每天紮個馬尾,穿著一百多的一雙的板鞋,一百多的一條的牛仔褲,加上幾十塊錢一件的T恤,和她同事兩年,她一直都是這個造型沒換過。
最奇葩的是,她背的包就是一二十塊錢一個的那種買菜帆布包,而且包裏從來不缺瓜子,一到中午休息的時候,她就會把包裏的瓜子拿出來磕,熱心的她總會叫我們一塊吃,除了我和那個新同事會捧場,其他人都是一臉嫌棄的擺手拒絕。
剛進公司那幾天,一到中午,她們都結伴出去下館子了,也不會叫我們,初來乍到,我們也不知道哪裏可以吃午飯,那個姐姐就會好心的帶我們去偏僻的巷子裏吃蒸菜和蓋碼飯,她說經常去那條街吃飯,東西便宜又好吃。
久而久之,我們部門就分成了兩派,其他同事是一派的,幹啥都一起,而我和那個新同事就和這個姐姐打成一片,在其他部門眼裏,我們三個就是可憐蟲,因為窮所以才被她們遺棄,而我就在心裏認定那個姐姐也和我們一樣很窮。
分幫結派姐姐人挺好的,上班的時候,隻要我們兩個新人有啥不懂的,她都會毫無保留的教我們,而且下班了,我們事沒做完,她會幫著一塊做完,和我們一起到公交車站等公交車。
除了衣服和護膚品,房子和車應該是她們討論得最多的話題,每次都會說又看上哪台車了,自己開的那台車有點看不上眼了,想賣了換新車了,還經常說房價又漲了,她們的房子最近又升值了,等多久還想再入手一套房……
我和新同事畢竟才畢業,這些話題自然是插不上嘴,可那個姐姐都30多了,也結婚了,按道理,她們說的這些她也應該感興趣能插上話啊,可她偏偏從來不參與這些話題的討論,人家說人家的,她就一個人坐一邊專心嗑瓜子。我還一直以為她是買不起房子和車,所以有點卑微,覺得不好意思插嘴呢。
意外暴露財富直到有一天,我們商場對麵的太平街因電路老化著火了,燒了不少門麵和房子,當時濃煙四起,我們看到清清楚楚。
那個姐姐看到著火了,特別著急,連假都沒請就跑了過去,我問她人家房子著火她過去幹嘛?結果她說她在太平街有兩個門麵和兩套房子,她請人在門麵上賣衣服,兩套房子沒住人都放的貨,她怕看門麵的小姑娘會出事,得趕過去看看,順便看看自己的貨損失了多少,讓我和經理打聲招呼,當時我們部門的人都被她這話驚住了。
後來,因為這火,姐姐請了兩天假沒來上班,因為她們要開業主會協商賠償的問題,她不在的那兩天,大家一直在議論她,說她深藏不露,平時穿得那麼寒酸,沒想到家裏這麼有錢,還說不知她在想什麼,有門麵在做生意,還有房子空餘,竟然還來上班,一個月就三四千工資。
等姐姐回來上班時,我問她事情處理得怎麼樣了,她說賠不了多少,自己總得虧點。
從那天以後,部門的其他小姐姐開始和她套近乎,試著和她拉攏關係。
深藏不露後來聽她說,我才知道她們家有錢的程度超出我的想象。她父親是退伍的軍官,家裏在湘江邊上有兩套房,太平街有兩套房兩個門麵,金滿地還有門麵,具體有多少門麵沒有細說。
她父親和我們公司懂事長是朋友,她之所以來我們公司上班是因為做生意太久覺得疲倦了想試試職場生活,所以她父親就讓董事長安排她進了公司工作。
她高中畢業就去了國外留學,留學時認識了她的老公。她老公的家底更是超過我們想象,老公是香港的,是家中獨子,在香港有房子有門麵,老公的外婆就她婆婆一個女兒,外婆在北京也有房子,因為外婆年紀大了,她婆婆就在北京陪外婆生活,把香港房子和門麵都交給她老公了。
她是家中獨女,父母想她留在長沙,她老公為了她,把香港的門麵都出租了,和她一起到長沙生活,老公是外語老師,還在教育機構兼職外教,一個月的工資在當時就有兩三萬。
刻意保持距離當時人家見我和她關係好,都和我開玩笑,說別丟了這層關係,到時可以讓她和董事長說說好話提拔提拔我。
我這人吧,不太喜歡巴結人,自從她的家底曝光後,人家都開始討好她,我卻特意沒和她走那麼近了,因為就怕人家說我是奔她有錢才和她走那麼近的。
之後,她回家生娃了,我也換工作了,我們雖然一直有聯係,她經常喊我去她家玩,讓我到她店裏坐坐,但我從沒去過,畢竟不是一路人,人家太有錢了,我覺得有點高攀不起。
所以說不要以貌取人,有錢人不一定非得穿名牌,穿金戴銀,開豪車。
穿得好的並不一定有錢,也許她們是提前消費,穿得不好的也不一定沒錢,或許人家低調慣了,就喜歡樸素不喜歡奢華呢!
我有個同事小陳,每天她老公開著榮威汽車送她來上班,一年到頭她都難得休息兩天。但是2021年6月份卻突然連續休息了一個星期。
一星期後,再回來上班時,她家的榮威換成了寶馬320、買了兩套房。我們追著問致富方法,一是好奇,二是想複製。
我倆平時關係也還行,工作中相互照顧,隻不過都有家庭,下了班就各回各家,從來沒聚過,也從來沒聊過家庭。
她給我的印象,就是開朗、大方,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下班,一年到頭都是穿著工作服,紮著馬尾辮,特別樸素。
沒幾天後的端午節前夕,單位聚餐,我聽到小陳輕聲的問坐在我不遠處的領導,明天上班能不能給她開一張工資收入證明,領導問了句,做什麼用的?
小陳說,在杭州看中了一套房,已經付定金,那邊要求提供工資收入證明去銀行辦理貸款。
這一下,身邊聽到的同事炸開了鍋!有沉不住氣的同事高聲喊道:我的媽呀!你買杭州的房了?
周圍同事好像受了打擊,瞬間感覺桌上的菜都不香了。
大家討論起了小陳:要說工資她不是最高的,工齡不是最長的,她的老公也隻是個外貿公司的小設計師,家裏又沒礦,才30來歲,怎麼她家就能買得起寶馬,能在杭州買得起房了?
連我們不太關注房價的外行人都知道,杭州房市的均價一直高居於20000多一平米。大家好奇小陳買了多大的房,多少錢買的,哪裏來的膽量敢買杭州的房呀?
最震撼的是,共事這麼多年,就從來沒有發現過小陳這麼有錢!
在大家的好奇追問下,小陳和大家聊開了:
換寶馬車,是因為她弟弟今年要結婚,想去租婚車,問了幾家租賃公司都租不到,朋友那借車也不太方便,於是就想著索性自己買一輛吧,還把榮威也送給了弟弟。
要說房價,杭州的比我們當地的要高出一倍多!
她在去杭州之前,已經請了假把我們當地比較好的樓盤都走訪遍了,我們這最好的地段、最好的樓盤、最高價也隻有1萬多一平米。
她看重的一套房價格可以,戶型她也喜歡,就是地段不好,所以猶豫了。
恰巧,她老公的老板說杭州有幾個樓盤不錯,讓她們過去看看。結果夫妻倆開著寶馬就奔向杭州了。
幾個樓盤一對比,當即拍板了周邊有地鐵站、學校、商場的那套,27000多一平米。
杭州樓房的契稅交界點是90平米,也就是說90平米以下契稅是1%, 90平米以上契稅是1.5%。為了避稅,許多小戶型都建成89平米的。
小陳定了兩套,全額將近500萬,一套他們自己住,一套給公公婆婆住,又有私人空間,又能相互照顧。
至於買房的錢,他們是打算付全款的,但是她老公的老板說,疫情期間,怕經濟瀟條,身邊放點備用金妥當,能貸款就按揭。
他們的寶馬是全款購買,房子也準備全款購買,我們太好奇她們這錢是怎麼掙的了,一個個迫不及待的追問,伸長了脖子等著揭秘,想著能複製他們賺錢的路子呢。
小陳老公的公司是設計、生產圍巾的,他的老板在許多國家都開了店鋪,而且所有店鋪都讓員工可以入股,小陳他們也入了股。
這兩年因為疫情影響了多國店鋪的生意,他的老板關閉了效益最差的店鋪,轉投到效益高的店鋪中,事實證明這種生意策略是對的,去年年終,他老公得到了200多萬的分紅,不比以前差!
小陳說,她老公平時會在網上接一些設計上的私活,業餘時間就設計圖紙,賺的業餘收入比她工資都高,生活開支綽綽有餘了。
家裏公公婆婆還年輕,身體也好,公公閑不住,還跟著綠化工程隊去幹活,婆婆在家幫忙照顧孩子、照顧全家的飲食起居。
聽著聽著,我突然很想以後讓自己的兒子也去學習設計了。
小陳這種,應該算是隱形富婆了吧。弟弟結婚要用車,就自己買;看中的房子,一下手就兩套。有車、有房、有穩定收入、有睡後收入,是個名副其實的富婆了。
也許你會說,是她老公的專業好,又遇到了貴人,才有了投資的高回報。
但在我和她後來的接觸中感受到,她們生活越過越好並不全是因為錢多,而是一家人的愉快相處模式。
公公想趁自己身體好,幫兒子兒媳減輕負擔;婆婆全心全意的照顧孫子、打理著全家的瑣事,兒子兒媳才能安心的在外拚搏;小陳對公公婆婆尤如對待親生父母一般尊重體貼,夫妻倆也是非常融洽,這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生活會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