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一詞的來源是什麼?

牛仔一詞的來源是什麼?

提起美國西部牛仔,人們就會聯想到得克薩斯州,這裏不僅是美國的牛仔之州,也是世界的牛仔之鄉。在好萊塢影片中,美國牛仔給人的印象總是威猛、豪爽、俠義,那麼現在的西部還有沒有牛仔?他們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呢?

?

“牛仔”隻存在了幾十年

美國牛仔的出現與西班牙的殖民擴張不無關係。西班牙人在飼養和馴服牲畜方麵很有一套,在16世紀的殖民過程中,他們將這一傳統還帶到墨西哥,後來又傳到包括得州在內的美國西部,牛仔、駿馬、長角牛、牧場勾勒出美國原始西部生活的主旋律。據記載,早期的得州牛仔中,非洲裔黑人、拉美人占絕大多數,並且處於社會底層。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美國牛仔主要集中在牧場上,他們要放牧、交易牛群,還要負責維修柵欄、管理牧場設備等,工作相當辛苦。

遊牧生活決定了牛仔在穿著上與眾不同,典型的牛仔總是頭戴氈帽、腳蹬馬靴、腰掛匕首和短槍,其裝束絕對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更注重實用性,如高跟馬靴主要是為了防止腳從馬鐙中滑出來;結實耐磨的牛仔衫則是為了防止穿行灌木叢時被撕破。由於經常走動,他們所帶的物品都集中在馬背上,數量少而精,而且一物多用,如手帕既要擦汗,又要洗臉,還要當抹布。值得一提的是,馬鞍是牛仔最重要的行頭,他們到牧場找工作時,可以不騎馬但絕對不能沒有馬鞍。據說當年10塊錢的馬配100塊錢的鞍並不是稀奇的事。

到了19世紀70年代,隨著鐵路的修建以及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牛仔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活動範圍逐步縮小,社會角色也逐漸弱化。從真正意義上講,牛仔時代在曆史上隻持續了幾十年。

?

現代牛仔大不同

到了21世紀,原汁原味的牛仔幾乎見不到了。汽車成了每個家庭的必備品,馬作為交通工具的情況即使在偏遠農村也很少見到。記者在得州生活多年,到過很多牧場,但那裏隻有牛沒有“仔”了。不可否認,現代化把牛仔送進了博物館。美國勞工部2003年的工種分類中,牛仔仍是其中之一。不過有趣的是,在9730名“牛仔”中,連與羊、豬、雞沾邊的農戶也被算在內。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好萊塢影片中,牛仔多是身材高大威猛的白人,而且他們總是與十惡不赦的流氓相對抗,突顯了牛仔的仗義和豪放。確實,得州牛仔粗獷、直爽、灑脫的風格代表了美國一代牛仔的形象,即使是現在,提起得州人,就會想到他們不屈不撓的性格和凡事不服輸、不放棄的脾氣。但在美國,“得州牛仔”這個稱呼也有行事野蠻衝動的貶意色彩。小布什做事一向粗線條,就時常被戲稱為“得州牛仔”。

美國西部牛仔的傳奇故事一直是好萊塢受歡迎的題材,有部電影《城市鄉巴佬》描述了現代人對西部原始生活的向往。有意思的是,在得州,皮卡車是最受牛仔歡迎的交通工具。這種車不僅內部寬敞、而且底盤高,馬力足,開起來轟轟作響,奔馳在煙塵四起的牧場石子路上,顯得“牛氣”十足。

?

得州遍布牛仔文化

盡管牛仔時代已經過去,但它孕育的牛仔精神和文化卻延續了下來。休斯敦是一個很能體現牛仔文化的城市,這裏每年3月都要舉辦全美最大的牛仔節,其中的馴馬及馴野牛表演相當精彩刺激。離市區不遠的喬治牧場曆史公園有180年的曆史,是休斯敦最能體驗牛仔文化的牧場。這裏的牛仔現場表演內容豐富,如趕牛入柵欄、套繩套、修牛角等等。達拉斯附近的沃思堡牲畜交易所也保留了“牛”城本色,這裏定期舉辦大型馬術表演,還有遊行和牛仔式的聚會。

牛仔文化也為得州創造了極大的經濟效益。休斯敦的“得州之味”牛排館是每位崇尚牛仔文化的遊客必到之處。在得州的旅遊景點,牛仔帽、馬靴等牛仔裝備必不可少。尤其是質量上乘的牛仔帽,更成為人們爭相購買的紀念品。

迪克牛仔的成名史?

迪克牛仔的成名史:

1998年9月,迪克牛仔發行了第一張的翻唱專輯《咆哮》。1999年1月,迪克牛仔發行專輯《忘記我還是忘記他》,因演唱《忘記我還是忘記他》和《三萬英尺》而為人熟知。

人物介紹:

迪克牛仔,1960年11月27日出生於高雄,台灣男歌手。

1998年9月,迪克牛仔發行了第一張的翻唱專輯《咆哮》。1999年1月,迪克牛仔發行專輯《忘記我還是忘記他》,因演唱《忘記我還是忘記他》和《三萬英尺》而為人熟知。2000年,參加第25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維納斯之夜”台灣歌星演唱會。2002年6月,推出專輯《咆哮2002》。2004年4月2日,推出專輯《本色》。2005年,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個人演唱會。2007年,推出專輯《風飛沙》。2010年發布專輯《禁區》。2011年,做客 《MTV國際音樂榜》。2013年,參加《百變大咖秀》節目的錄製。2015年,參加以“春・和”為主題的晚報羊年春晚。

迪克牛仔曾曆經苦難,幹過挑磚的建築工人,但也練就了強壯的身體。

幾分滄桑,幾分激昂,大氣恢弘,極具感染力的聲音在訴說生命的意義。盡管老爹演繹的絕大多數歌曲和原唱有幾分雷同,但依然憑借真情的自然流露打動著每一個聽眾的心。老爹以人生道路為底蘊,留給大家的是撲麵而來的真摯,是那份在生命中呐喊搏擊的激情。

1998年老爹從故鄉高雄出發,離鄉背井的闖蕩出了自己的搖滾傳奇,也圓了自己的夢。回顧這10年的演唱生涯,老爹覺得自己就很像隨風飛揚的風飛沙,離開自己的故鄉,一站又一站的前進,始終沒有停下腳步。因此在出道10周年的現在,在老爹心中有了這種的想法和感慨。

1999年,迪克牛仔發行了第一張的全新國語專輯“忘記我還是忘記他”,搭配著港劇的主題曲“忘記我還是忘記他”以及專輯中的主打歌“三萬英尺”都是當時紅極一時的歌曲,迪克牛仔所帶動的搖滾熱潮持續不斷的加溫。

而2000年1月發行了“我這個你不愛的人”之後,迪克牛仔就開始了他橫跨華語樂壇的搖滾傳奇之旅。在台灣、香港、星馬、中國大陸各地巡回演唱,搖滾教主的現場功力和舞台魅力風靡了全亞洲的華語樂壇。

2007年,迪克牛仔終於又推出了這張全新的國語專輯“風飛沙”。這張專輯對於迪克牛仔來說可說是別具意義,因為今年是老爹以迪克牛仔為名字出道的第10年。對於老爹來說這張專輯可以說是為他10年來的音樂曆程,作為一個紀念。也是期許自己朝下一個10年邁進的裏程碑。 [編輯本段]專輯《咆哮》(1998年9月29日)

《別港》(1999年1月13日)

《忘記我還是忘記他》(1999年3月5日)

《傳奇》(1999年5月11日)

《迪克牛仔全記錄》(2000年4月)

《我這個你不愛的人》(2000年1月12日)

《咆哮2002》(2002年6月)

《本色》(2004年4月2日)

《國語真經典》(2005年1月1日)

《傳奇》(2005年3月11日)

《風飛沙》(2007年6月15日)

《迪克牛仔傳奇》(1991年) [編輯本段]榮譽1997『LIVE BAND樂團1』專輯連續五周榮登香港IFPI銷售版前十名。

1998『LIVE BAND樂團2』專輯連續七周榮登香港IFPI銷售版前十名。

1998『咆嘯』專輯連續十周榮登香港IFPI銷售版前十名。

1999『別港』專輯連續五周榮登香港IFPI銷售版前十名。

1998香港紅勘體育館【滔滔兩岸搖】演唱會。

1998香港伊莉沙白館【向好明天】演唱會。

1998香港CHINA MAX演唱會。

1998馬來西雅吉隆坡太子貿易中心廣場受邀李翊君【七情六欲】演唱會。

2009/11/07 北京工人體育場再掀“老爹音樂”的狂潮 [編輯本段]經典歌曲《放手去愛》(2006年《落地請開手機》電視劇主題曲)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翻唱黃仲昆)

《水手》

《死心塌地》

《解脫》

《愛如潮水》

《酒幹倘賣無》

《夢醒時分》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愛無罪》

《忘記我還是忘記他》

《放手去愛》

《三萬英尺》

《愛你的宿命》

《風飛沙》

《我這個你不愛的人》

《心動》

《值得》

《為愛向前跑》

《不可以流淚》

《最後一首歌》

《老爹》

《狗》

《愛盲》

《逃亡》《聽到我心碎》《男人真命苦》《莎郎嘿》《無名小卒 》《愛你的宿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