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betway東盟體育 思維有幾種(必威betway東盟體育 思維有幾種類型)
一、思維的模式有幾種?
生活密切相關的主要有三種,
第一個思維叫創新思維,因為隻有想到才有可能做到;
第二發散思維,又稱它為垂直思維,或綻放性思維,就是一個問題就多種答案;
第三思維收斂思維,從核心揭開問題的症結,或歸納思維,要學會舉一反三。
二、語言邏輯思維有幾種?
常見的邏輯思維包括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比較思維法、因果思維、遞推法、 逆向思維等七種。
具體來說:
①歸納與演繹
歸納:從多個個別的事物中獲得普遍的規則。例如:黑馬、白馬,可以歸納為馬。演繹:與歸納相反,演繹是從普遍性規則推導出個別性規則。例如:馬可以演繹為黑馬、白馬等。
②分析與綜合
分析:分析是把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側麵、屬性,分別加以研究。是認識事物整體的必要階段。
綜合:綜合是把事物各個部分、側麵、屬性按內在聯係有機地統一為整體,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分析與綜合是互相滲透和轉化的,在分析基礎上綜合,在綜合指導下分析。分析與綜合,循環往複,推動認識的深化和發展。事例:在光的研究中,人們分析了光的直線傳播、反射、折射,認為光是微粒,人們又分析研究光的幹涉、衍射現象和其他一些微粒說不能解釋的現象,認為光是波。
當人們測出了各種光的波長,提出了光的電磁理論,似乎光就是一種波,一種電磁波。但是,光電效應的發現又是波動說無法解釋的,又提出了光子說。當人們把這些方麵綜合起來以後,一個新的認識產生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③抽象與概括
抽象:抽象是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征,而舍棄其非本質的特征。具體地說,科學抽象就是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對於豐富的感性材料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加工製作,形成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以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概括: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種思維過程和方法。即從思想中把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屬性的事物中抽取出來的本質屬性,推廣到具有這些屬性的一切事物,從而形成關於這類事物的普遍概念。概括是科學發現的重要方法。因為概括是由較小範圍的認識上升到較大範圍的認識;是由某一領域的認識推廣到另一領域的認識。
④比較思維法
按照對象,比較分為同類事物之間的比較和不同類事物之間的比較。按照形式,比較分為求同比較和求異比較。
在相似中,求不同處:事例:香港有一家經營粘合劑的商店,在推出一種新型的"強力萬能膠"時,市麵上也有各種形形色色的"萬能膠"。老板決定從廣告宣傳入手,經過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萬能膠"廣告都有雷同。於是,他想出一個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廣告",把一枚價值千元的金幣用這種膠粘在店門口的牆上,並告示說,誰能用手把這枚金幣摳下來,這枚金幣就奉送給誰。果然,這個廣告引來許多人的嚐試和圍觀,起到了"轟動"效應。
盡管沒有一個人能用手摳下那枚金幣,但進店買"強力萬能膠"的人卻日益增多。在不同中,求相同或相似處:事例:人類發明飛機時參考了鳥,發明潛水艇參考了魚。
⑤因果思維
簡單是說,因果關係的邏輯就是:因為A,所以B,或者說如果出現現象A,必然就會出現現象B(充分關係)。這是一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係,而且是原因A在前,結果B在後。
(1)一切先後關係不一定就是因果關係,例如:起床先穿衣服,然後穿褲子,或者說先涮牙後洗臉,這都不是因果關係。(2)並不是一切必然聯係都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係,隻有有了引起和被引起關係的必然聯係,才是屬於因果聯係。
因果對應關係:
(1)一因一果:既一個原因產生一個結果。
(2)多因一果:既多個原因一起產生一個結果。
(3)一因多果:既一個原因產生多個結果。
(4)多因多果:既多個原因一起產生多個結果。
⑥遞推法
遞推就是按照因果關係或層次關係等方式,一步一步的推理。有的原因產生結果後,這個結果又作為原因產生下一個結果,於是成為因果鏈,因果鏈就是一種遞推思維。
例如:英國民謠:“失了一顆鐵釘,丟了一隻馬蹄鐵;丟了一隻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失一位將軍;損失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帝國。”
⑦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法與因果思維法相反,逆向思維法是由結果推理原因。逆向思維的事例:例如:大家聽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司馬光的朋友掉進大水缸裏了,常規的思維模式是“救人離水”,而司馬光麵對緊急險情,運用了逆向思維,果斷地用石頭把缸砸破,“讓水離人”,救了小夥伴性命。
例如:當時,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辯證思想已傳入英國,法拉第受其影響,認為電和磁之間必然存在聯係並且能相互轉化。他想既然電能產生磁場,那麼磁場也能產生電。
三、人類有哪幾種思維方式?
人類最基本思維方式有: 究根思維(把一件事物分成若幹部分,找出最關鍵一部分); 發散思維(由一件事物出發,找出與之聯係的各個事物); 線性思維(由一件事物經過演變而發展成另外一件事物); 辯證思維(對於一件事物的兩個對立麵找出其平衡點)。 而這些思維方式也對應了哲學的幾個基本點:究根思維(唯物),發散思維(聯係),線性思維(發展),辯證思維(對立統一)。 其他的各種思維方式都是由這幾種基本方式演變和組合而來的。比如逆向思維就是線性思維的一種,不過它是從事物的發展結果出發推斷其原因。再比如聚合平衡思維,就是結合了發散思維和辯證思維,先是找出一件事物的各個影響因素,然後每個因素再分別在其兩個極端連成一個平衡線,再把各個每個因素綜合起來找出最佳點。 對於思維方式每個人也各有偏好,也就是性格。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性格也就是各種思維方式的集合。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多重的,但也有個主體,是先天主決的,但也可以後天改變的。 思維可以和人的血型及體格對應起來: O型----究根思維----全麵、果斷、高效但有時容易偏執、衝動、缺乏變通----強壯有力但略顯笨拙剛性強韌性差; A型----線性思維----深遠、細膩、精密但有時容易守舊、偏執、自我----柔美優雅而嬌弱韌性剛性強但塑性差; B型----發散思維----敏捷、創新、活躍但有時容易偏離、不穩定、三分鍾熱度----動作敏捷塑性韌性強但剛性差; AB型----辯證思維----周全、儒雅、大度但有時容易對同一問題太善變、牆頭草、沒主見----精幹而柔弱韌性強。 人的性格以及體格都有先天先決而受環境影響大概到25歲時趨於穩定
四、創新思維的形式有幾種?
創新思維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延伸式思維.所謂延伸式思維,就是借助己有的知識,沿襲他人、前人的思維邏輯去探求未知的知識,將認識向前推移,從而豐富和完善原有知識體係的思維方式.
第二,擴展式思維.所謂擴展式思維,就是將研究的對象範圍加以拓廣,從而獲取新知識,使認識擴展的思維方式.
第三,聯想式思維.所謂聯想式思維,就是將所觀察到的某種現象與自己所要研究的對象加以聯想思考,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思維形式.
第四,運用式思維.所謂運用式思維,就是運用普遍性原理研究具體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獲得新的認識的思維形式.
第五,逆向式思維.所謂逆向式思維,就是將原有結論或思維方式予以否定,而運用新的思維方式進行探究,從而獲得新的認識的思維方式.
第六,幻想式思維.所謂幻想式思維,是指人們對在現有理論和物質條件下,不可能成立的某些事實或結論進行幻想,從而推動人們獲取新的認識的思維方式.
第七,奇異式思維.所謂奇異式思維,就是對事物進行超越常規地進行思考,從而獲得新知識的思維方式.
第八,綜合式思維.所謂綜合式思維,就是在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中,將上述幾種思維形式中的某幾種加以綜合運用,從而獲取新知識的思維形式.
創新思維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隻有真正理解、掌握創新思維的多樣性,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創新思維的多種形式,才能自由地步入創新王國,獲取創新的豐碩成果.
五、數學思維包括幾種?
數學思維十種思維方式:
1、對照法。
根據數學題意,對照概念、性質、定律、法則、公式、名詞、術語的含義和實質,依靠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記憶、辨識、再現、遷移來解題的方法叫做對照法。
2、公式法。
運用定律、公式、規則、法則來解決問題的方法。它體現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思維。
3、比較法。
通過對比數學條件及問題的異同點,研究產生異同點的原因,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叫比較法。
4、分類法。
根據事物的共同點和差異點將事物區分為不同種類的方法,叫做分類法。分類是以比較為基礎的。依據事物之間的共同點將它們合為較大的類,又依據差異點將較大的類再分為較小的類。
5、分析法。
把整體分解為部分,把複雜的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或要素,並對這些部分或要素進行研究、推導的種思維方法叫做分析法。
6、綜合法。
把對象的各個部分或各個方麵或各個要素聯結起來,並組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來研究、推導和一種思維方法叫做綜合法。
7、方程法。
用字母表示未知數,並根據等量關係列出含有字母的表達式(等式)。列方程是一個抽象概括的過程,解方程是一個演繹推導的過程。
方程法最大的特點是把未知數等同於已知數看待,參與列式、運算,克服了算術法必須避開求知數來列式的不足。有利於由已知向未知的轉化,從而提高了解題的效率和正確率。
8、參數法。
用隻參與列式、運算而不需要解出的字母或數表示有關數量,並根據題意列出算式的-種方法叫做參數法。參數又叫輔助未知數,也稱中間變量。參數法是方程法延伸、拓展的產物。
9、排除法。
排除對立的結果叫做排除法。
排除法的邏輯原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對立麵,在有正確與錯誤的多種結果中,一切錯誤的結果都排除了,剩餘的隻能是正確的結果。這種方法也叫淘汰法、篩選法或反證法。
這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形式思維方法。
10、特例法。
對於涉及一般性結論的題目,通過取特殊值或畫特殊圖或定特殊位置等特例來解題的方法叫做特例法。
特例法的邏輯原理是:事物的一般性存在於特殊性之中。
六、邏輯思維方式有哪幾種?
常見的邏輯思維包括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比較思維法、因果思維、遞推法、 逆向思維等七種。
具體來說:
①歸納與演繹
歸納:從多個個別的事物中獲得普遍的規則。例如:黑馬、白馬,可以歸納為馬。演繹:與歸納相反,演繹是從普遍性規則推導出個別性規則。例如:馬可以演繹為黑馬、白馬等。
②分析與綜合
分析:分析是把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側麵、屬性,分別加以研究。是認識事物整體的必要階段。
綜合:綜合是把事物各個部分、側麵、屬性按內在聯係有機地統一為整體,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分析與綜合是互相滲透和轉化的,在分析基礎上綜合,在綜合指導下分析。分析與綜合,循環往複,推動認識的深化和發展。事例:在光的研究中,人們分析了光的直線傳播、反射、折射,認為光是微粒,人們又分析研究光的幹涉、衍射現象和其他一些微粒說不能解釋的現象,認為光是波。
當人們測出了各種光的波長,提出了光的電磁理論,似乎光就是一種波,一種電磁波。但是,光電效應的發現又是波動說無法解釋的,又提出了光子說。當人們把這些方麵綜合起來以後,一個新的認識產生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③抽象與概括
抽象:抽象是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征,而舍棄其非本質的特征。具體地說,科學抽象就是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對於豐富的感性材料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加工製作,形成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以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概括: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種思維過程和方法。即從思想中把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屬性的事物中抽取出來的本質屬性,推廣到具有這些屬性的一切事物,從而形成關於這類事物的普遍概念。概括是科學發現的重要方法。因為概括是由較小範圍的認識上升到較大範圍的認識;是由某一領域的認識推廣到另一領域的認識。
④比較思維法
按照對象,比較分為同類事物之間的比較和不同類事物之間的比較。按照形式,比較分為求同比較和求異比較。
在相似中,求不同處:事例:香港有一家經營粘合劑的商店,在推出一種新型的"強力萬能膠"時,市麵上也有各種形形色色的"萬能膠"。老板決定從廣告宣傳入手,經過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萬能膠"廣告都有雷同。於是,他想出一個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廣告",把一枚價值千元的金幣用這種膠粘在店門口的牆上,並告示說,誰能用手把這枚金幣摳下來,這枚金幣就奉送給誰。果然,這個廣告引來許多人的嚐試和圍觀,起到了"轟動"效應。
盡管沒有一個人能用手摳下那枚金幣,但進店買"強力萬能膠"的人卻日益增多。在不同中,求相同或相似處:事例:人類發明飛機時參考了鳥,發明潛水艇參考了魚。
⑤因果思維
簡單是說,因果關係的邏輯就是:因為A,所以B,或者說如果出現現象A,必然就會出現現象B(充分關係)。這是一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係,而且是原因A在前,結果B在後。
(1)一切先後關係不一定就是因果關係,例如:起床先穿衣服,然後穿褲子,或者說先涮牙後洗臉,這都不是因果關係。(2)並不是一切必然聯係都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係,隻有有了引起和被引起關係的必然聯係,才是屬於因果聯係。
因果對應關係:
(1)一因一果:既一個原因產生一個結果。
(2)多因一果:既多個原因一起產生一個結果。
(3)一因多果:既一個原因產生多個結果。
(4)多因多果:既多個原因一起產生多個結果。
⑥遞推法
遞推就是按照因果關係或層次關係等方式,一步一步的推理。有的原因產生結果後,這個結果又作為原因產生下一個結果,於是成為因果鏈,因果鏈就是一種遞推思維。
例如:英國民謠:“失了一顆鐵釘,丟了一隻馬蹄鐵;丟了一隻馬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損失一位將軍;損失一位將軍,輸了一場戰爭;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帝國。”
⑦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法與因果思維法相反,逆向思維法是由結果推理原因。逆向思維的事例:例如:大家聽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司馬光的朋友掉進大水缸裏了,常規的思維模式是“救人離水”,而司馬光麵對緊急險情,運用了逆向思維,果斷地用石頭把缸砸破,“讓水離人”,救了小夥伴性命。
例如:當時,德國古典哲學中的辯證思想已傳入英國,法拉第受其影響,認為電和磁之間必然存在聯係並且能相互轉化。他想既然電能產生磁場,那麼磁場也能產生電。
七、幾種思維藝術形式?
藝術思維方式包括: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靈感思維。
形象思維
2.想象性:隻有通過想象才能。
3.情感性。
如何培養和提高形象思維能力:
1.深入生活。
2.善於選擇典型形象。
3.刻苦訓練。
4.猜謎和編謎。
5.開發右腦。
抽象思維
又叫邏輯思維
定義:運用概念來進行判斷、推理和論證的一種思維形式。
靈感思維
定義:在創造活動中,人的大腦皮層高度興奮時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狀態和思維形式。
特性:1.突發性。
2.超常性。
3.易逝性。
靈感思維在前兩者的基礎之上。
關係
形象思維 VS 抽象思維
●感性形象 ●概念
●想象、情感、聯想 ●邏輯、推理
●綜合 ●分析
八、創新思維包括哪幾種思維方法?
創新思維有八種方法。它們是:加法思維、減法思維、轉換思維、逆向思維、類比思維、聯想思維、迂回思維和發散思維。
九、幾種主要的思維方式總結?
1、聯想思維:是指人腦記憶表象係統中,由於某種誘因導致不同表象之間發生聯係的一種沒有固定思維方向的自由思維活動。主要思維形式包括幻想、空想、玄想。其中,幻想,尤其是科學幻想,在人們的創造活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形象思維:形象這一概念,總是和感受、體驗關聯在一起,也就是哲學中所說的形象思維。另一個與形象思維相對應而存在的哲學概念——邏輯思維,指的是一般性的認識過程,其中更多理性的理解,而不多用感受或體驗。
3、發散思維:又稱輻射思維、放射思維、擴散思維或求異思維,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如“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方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4、縝密思維:為了完整地反映整個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規律性,更為了思維成果在付諸實踐的過程得以順利施行,必須多視角、多側麵、多因素、多向度地進行思考和論證,必須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可能起作用的因素、可能發生的後果逐一進行考察和預測,然後經過分析、綜合,依據對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麵的基本判斷做出科學的抉擇或決策。抉擇與決策的把握性取決於多向度思維的嚴密性。
5、超前思維:基於所思考的問題,周圍的人都隻局限在常規模式裏麵,而有一小部分人,卻可以打破常規,天馬行空的想象,這是1種思維超前,還有1種是指大多數人都局限在當前多麵臨的問題之中,而有一些人卻可以超越目前多麵對的問題,來思考今後所可能發生的事情!
6、重點思維:重點思維意味著你知道自己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你的一天隻有24小時,你能完成多少工作?在信息龐雜、速度加快的現代職場中,我們必須在愈來愈少的時間內,完成愈來愈多的事情。在如今愈趨複雜與緊湊的工作步調中,重點思維是最好的應對之道。
7、總結思維。
十、憲法思維包括哪幾種?
憲法思維就是以公平正義為目標,製定並遵循科學的製度,顧及人們的普遍情感,有所作為,是讓社會變得更好的思維習慣和工作方式。
一、憲法思維是既不任性也不認命的思維習慣
憲法之治首先要保證人的自由與權利,這是目的、是價值,秩序是手段。但很明顯,人權的理念並非讓一個人擁有絕對的自由和權利,而是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權利以不損害他人的自由和權利為限。因此我們說,憲法思維首先要求不能任性,不是想幹啥就幹啥,法無禁止才是自由。
其次,憲法思維也要求人們不能認命。不是簡單地對社會進行解釋說明,更不是對不合理、不平等、不公正的現象予以簡單認可;絕不會把社會看成僵化不變的,更不會輕易得出“生在此地,命該如此”的結論,而是把現實中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當成社會進步的契機,在肯定人性的基礎上,推動社會向前進步和發展,以可預期的製度的治理方式著力使人權得到保護,使人們生活得更加幸福。中國社會進步應避免“嶽母思維”“務虛思維”“保守思維”“對立思維”四種思維習慣。
二、憲法思維是依靠製度來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
社會糾紛的源頭在於沒有解決“憑啥”的問題:憑啥要排隊?憑啥不能隨地吐痰?憑啥要讓座?憑啥不能抽煙?憑啥警察必須要管老百姓的事?有問題“憑啥”不解決?人們的惰性、自利性就很容易占據上風。讓人們普遍遵守規則,除了執法者要有合法性和權威性,還要解決“憑啥”的問題。所以沒有製度幹啥都不行,但不是什麼製度人們都會去遵守。
(一)沒有製度幹啥都不行
大多數糾紛都不是依靠道德或者人們的自行判斷和取舍就能夠避免的,還需要法律作出更明確的利益衡量。“互相照顧”“互相謙讓”這些詞的適用正是因為立法怠於做出有效利益調整。
簡單要求自律通常都是製度漏洞較多時采取的一種策略,在曆史上效果一直不明顯。遵從符合人們普遍利益的可預期的製度而不是人治社會的“靈光一現”,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治理的主要方式,被認為是人類社會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二)不是什麼製度人們都願意去遵守
生活中我們存在大量製度,但許多製度人們並不願意遵守。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科學的製度需要哪些條件?
1. 民主立法
1. 民主立法
所謂科學立法就是每一個利益群體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並進行博弈。我們知道,所有人都是自己利益的最好判斷者,哪種利益在法律製定中缺失了,哪種利益就可能得不到保護。
馬克思說過:“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毫無疑問,自己才是自己利益的最好維護者。隻有老百姓或者其利益的代言人能夠參與到立法決策中來,他們的利益才能有保障。因此,我們說,民主立法是科學立法的前提。
2. 必要性原則
2. 必要性原則
生活中有大量的“嚴禁”“不得”“禁止”,但這些規定許多是可以用很合理的辦法來解決,是可以用“地上天橋”或“地下通道”這樣的疏導式的辦法的,但一些地方為了避免麻煩,並把自己的責任排除在外,偏偏選擇了“禁止”。法治希望用疏導的辦法便不用禁止性的辦法。
沒有必要,勿增權力,這也是一條法治原則。這個“必要”應作嚴格解釋。製度設計首先應以方便群眾為原則,如果沒有增添利益,卻增加了群眾的負擔,寧肯不要設計。製度設計不當,不僅增加百姓負擔,也會增加管理者的負擔。每一項立法或者每一個措施其設計和實施都應該更有利於保護公民的自由與權利,提供更多的方便,這樣的製度也會得到更多的擁護,更容易得到遵守。
3. 比例原則
3. 比例原則
比例原則要求政府使用權力而造成的不利影響應被限製在盡可能小的範圍和限度之內,應符合適當的比例。
4. 製度具有合理的引導性
4. 製度具有合理的引導性
科學的製度促進社會形成良性預期。法律的製定者必須要勇敢地作出明確的利益衡量,作出對社會更有利的決定,確保做好事有好報,做壞事有懲罰,使人們形成良性預期,以期讓我們生活的世界變得更好。
5. 不能朝令夕改
5. 不能朝令夕改
法治社會要求製定的規則不能朝令夕改,因為這種做法會極大地影響製度的穩定性和延續性。
6. 公開透明
6. 公開透明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路燈是最好的警察。麵對人的自利本性,我們靠什麼?唯有靠科學的製度和合理的程序設計。
我們今天幾乎方方麵麵都要求公開,但一些領域一些地區的公開與我們所講的公開還有一定的差別,許多地方的公開是寬泛的公開,由於沒有公開的細節,即便是這個領域的人也很難進行有效的監督。公開不到位的地方可能就有貓膩在,恐怕未來還有進一步細化製度的必要。
7. 不能自己做自己的法官
7. 不能自己做自己的法官
“不能自己做自己的法官”是憲法思維的另一支撐性原則。憲法思維始終期望製度設計盡量避免自己做自己的法官帶來的不公平和後續產生的社會問題。程序設計公平了,人們對於結果就會比較認可。
8. 製度能夠實施並得到有力的保障
8. 製度能夠實施並得到有力的保障
製度對人的行為調整不能不痛不癢。如果製度有漏洞人們就很容易去尋求製度上的漏洞。如果立法者都不願或不能做出有效的利益衡量,作出明確的利益選擇,而期待執行者毫無偏私地公正地執行,這在人類曆史中從來沒有普遍實現過。
當然,製度的調整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首先要做的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廣泛調研,把製度建立並細化起來。雖然即便當時考慮得很周詳,後期實施中也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再輔之以有效的執法方式,公正的司法途徑不斷糾偏,甚至再次修訂法律,從而實現良法善治。
三、憲法思維是係統化的思維習慣
憲法思維是一種係統化的思維習慣。在日常的製度設計中,我們會發現,製度設計沒有“一招鮮”,製度設計中也幾乎沒有“全壘打”,幾乎沒有製度能夠設計成全是好處、沒有一點問題。因此理性的製度設計隻能說兩害相較取其輕,兩益相較得其重,尋找到一個利益更大化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