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是什麼男裝牌子?
一、article是什麼男裝牌子?
article衣服牌子是韓都衣舍。
韓都衣舍創立於2008年,專注年輕時尚女裝品牌,連續7年全網銷量領先。2020年,韓都衣舍是天貓女裝類目粉絲數量第一的品牌,贏得超5000萬年輕人的青睞。
2016年,韓都衣舍在韓國首爾舉辦韓國時尚設計師大賽,收到兩千多名設計師的原創設計手稿。韓國時裝設計之父河龍水、韓國時尚王崔範錫、亞洲時尚領袖LOGAN、Yoni P等韓國頂尖時裝設計師逐一登場,聯袂助陣韓都衣舍韓國時尚設計師選拔大賽。
二、你覺得世界上最美的故事是什麼?
世界上美麗的故事很多,哪一個故事最美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人認為愛情故事很美,牛郎織女,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梁祝化蝶等等,這些都是淒美的愛情故事。
還有一種美,比如花木蘭代父從軍,趙一曼為了自己革命的理想信念。可以放棄優越的生活,到東北那麼艱苦的地方,帶領東北抗日聯軍與日偽軍作戰。即使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再所不惜。這些更是一種為了理想,信念,壯誌淩雲的豪情之美。
我認為最美的故事是毛主席和楊開慧的故事。既有淒美的愛情故事,也有夫妻雙雙不惜一切代價追求革命勝利的壯誌豪情。
毛主席和楊開慧都可以過非常優越的生活,但是他們心懷天下。1927年毛主席告別妻兒,離開長沙去安源部署秋收起義,楊開慧則帶著3個孩子到長沙市板倉老家開展地下鬥爭。別後的日子,夫妻二人各自處於生死險境,彼此惦念牽掛,卻難以取得聯係。秋收起義失敗之後,毛主席帶領隊伍上了井岡山。
毛主席上山後,用暗語給楊開慧寫過一封信,說他出門後開始生意不好,現在好了,興旺起來了。楊開慧收到信後激動萬分,立即回信。然而,長沙到井岡山的秘密交通很快被敵人切斷了。
國民黨報紙上連篇累牘殺共產黨的報道,使在井岡山上的毛主席十分牽掛楊開慧的安危,他動員茅坪一個小店主吳福壽下山打聽消息。第一次,吳福壽到了湖南茶陵和酃縣,沒有打聽到。毛主席又提供楊開慧具體住址請他到長沙一帶打聽。第二次,吳福壽到了長沙,按地址也沒有找到楊開慧,聽到的卻是楊開慧已被敵人殺害了的消息。吳福壽上山把這一消息告訴了毛主席、袁文才和王佐。後來,毛主席生病了,袁文才、王佐這才安排賀子珍照顧,並力促毛主席和賀子珍結合。
當袁文才、王佐同誌聽說楊開慧同誌犧牲後,他們即對毛主席說,毛委員,你們紅軍要在井岡山安家落戶,你必須要有個‘壓寨夫人’,這個‘壓寨夫人’就是我們的幹妹子——賀子珍。這樣我們才能放心,不擔心你們耍弄我們。”當然,毛澤東與賀子珍在艱苦的戰爭歲月也建立了感情。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與賀子珍結的婚。1929年毛澤東、朱德率部隊出擊贛南、閩西後,1930年仍在井岡山留守的袁文才、王佐被其他領導同誌所錯殺,這也反證了當時袁文才、王佐堅持讓毛澤東與賀子珍聯姻的考慮,不是沒有道理的。
吳壽福為什麼沒有打聽到實際的情況呢,而事實是,敵人來板倉捉拿楊開慧,但楊開慧提前得到消息躲了起來,在當地群眾掩護下化險為夷。為了更好地保護楊開慧,當地群眾刻意四下傳播楊開慧已死,用以迷惑敵人視聽。吳福壽並沒有了解到實情。
1929年以後,楊開慧在板倉的處境越來越危險。她對自己的前景很是憂慮,總覺得死亡如影隨形。她把與毛主席聯係上的唯一希望寄托在堂弟楊開明身上。楊開慧從親戚那裏得知楊開明到上海,立即提筆給他寫信。
信中,她流露出作為女人軟弱的一麵,“我是一個弱者仍然是一個弱者!好像永遠都不能強悍起來。我蜷伏著在世界的一個角落裏,我顫慄而寂寞”。她又表現出不同於一般女子的堅定和勇敢:“說到死,本來,我並不懼怕,而且可以說是我歡喜的事。”當真切感到死神接近時,她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3個孩子。此時岸英7歲,岸青6歲,最小的岸龍才2歲,為了躲避敵人的搜查,已改為楊姓。楊開慧無法想象,3個這麼小的孩子找不到父親又失去母親將是多麼孤苦無依!她為弱小孩子的命運揪著心,她的語言萬分懇切:“我總覺得我的頸項上,好像自死神那裏飛起來一根毒蛇樣的繩索,把我纏著,所以不能不早作預備!”
當時形勢極為險惡,楊開慧收信和寄信都有被敵人發現的危險,她寫好這封“遺囑樣的信”,卻無法寄出,隻好藏匿在故居老宅的牆縫中。
直到1982年,工人們在修繕楊開慧烈士的故居時,打開臥室後牆,一摞楊開慧的手稿才驚現於世人麵前。
毛主席離開井岡山,轉戰贛南、閩西。他後來得到楊開慧還活著的消息,於11月寫信給在上海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立三,說“開慧和岸英等我時常念及他們”,並詢問楊開慧的通信地址。但是,在轉戰途中與受敵人嚴密監控的板倉聯係談何容易!他們還是沒有聯係上。
日子在思念中一天天過去,楊開慧強忍內心的苦楚,陪伴母親,照料3個孩子,同時參加當地黨組織會議,堅持做革命的宣傳工作。她預料中的不幸終於在1930年降臨。這天淩晨,國民黨“清鄉”團將板倉屋場團團圍住,楊開慧在家中被捕。敵人連保姆和孩子也不放過,把楊開慧、毛岸英和保姆陳玉英一起押到長沙警備司令部。
長沙警備司令何鍵聽了叛徒任卓宣(曾任中共湖南省委書記)的建議“楊開慧如能自首,勝過千萬人自首”,表示隻要楊開慧宣布與毛澤東脫離關係即可自由。但楊開慧堅貞不屈,何鍵對她一點辦法也沒有。
1930年11月14日,楊開慧從容走向刑場,英勇就義於瀏陽門外識字嶺,年僅29歲。一個多月後,噩耗傳到瑞金。毛主席極度悲傷,強抑內心悲痛,揮筆致函楊老夫人及楊開慧的親屬,沉痛地表示:“開慧之死,百身莫贖”,並寄款為楊開慧修墓立碑。
1950年,毛主席在見到楊開慧的堂妹時,滿懷深情地讚揚說:“你霞姐是有小孩子在身邊英勇犧牲的,很難得!”在見到他們當年的保姆陳玉英時,毛主席詳細地詢問了楊開慧被捕的經過和獄中情況,並說:“開慧是個好人哩!岸英是個好伢子哩!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我家就犧牲了6個,有的全家都犧牲了。”1957年,毛主席接到楊開慧的同窗好友李淑一懷念柳直荀烈士的一首詞後,當即和了一首詞,詞曰:“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裏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這是毛主席對楊開慧的無限思念和深情禮讚。
一對革命夫妻,為了建立新中國可以拋頭顱撒熱血。既有愛情的淒美,也有以天下人為念的壯美,我覺得這才是最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