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子的起源問題
裙子是人類最早出現的服裝。我們的祖先最初穿的衣服就是樹葉或獸皮連在一起製成的圍裙。直到魏晉時期,裙子仍是男女都穿的衣服。《魏誌·管寧傳》載:管寧常著布襦布褲布裙。說明這時的男人仍然是穿裙子的。唐代以後,裙子才是婦女專用的服裝,而且成了婦女的代名詞,把婦女稱為“裙釵”。
裙子做為女子的服式,起源於我國漢代以前。當時,女性頗注重化妝和服飾的打扮,裙子是風行的服式之一。前漢美女趙飛燕(漢成帝寵妃)就非常喜歡穿裙。一日,飛燕穿雲英紫裙與成帝結遊池邊,正當隨樂起舞時,不巧大風將她連裙吹起,幸好侍從及時拽住紫裙才使飛燕落地。因裙子救了如仙女般的趙飛燕,故將此裙稱之“留仙裙”。到唐代,裙子的做工日趨考究,如唐中宗第八個女兒安樂公主,竟耗去銀兩千貫專門製作了一條精美豪華的“織成裙”。唐代中期的姑娘愛著紅裙,而且還要拖地2~3寸,以顯示自已的美麗和飄逸。因此,“紅裙”、“紅長裙”就成了“美女”的代名詞。從唐永泰公主墓中發掘出來的前、後宮壁畫裏可看到,宮女們幾乎都是穿著“紅色長裙”。而在天寶年間,女子則又喜歡黃色、桔色,如楊貴妃的“黃羅銀泥裙”。唐代婦女的裙,無論是質料之貴、色彩之豔、式樣之多、裝飾之精都大大超過前代。
元明期間,女子的裙子又以淡泊素雅為主,多配上四季百花。當時,褶襇裙也頗為盛行,發展到清代的“百褶裙”、“魚鱗百褶裙”等。明清之後,裙子不僅成了宮廷貴族小姐的日常裝束,而且成了普通人家姑娘的日常服裝。清代婦女下裳多穿裙,顏色以紅為貴,但喪夫寡居者隻能穿黑裙。清代滿族入關,雖然滿族婦女都穿旗袍,但漢族婦女卻仍把裙子作為禮服。每逢婚喪喜慶大典,或親朋拜謁,即使平時隻穿短襖長褲的婦女,也要在褲子外麵套上一條長裙,否則就會被認為失禮或不夠隆重。清代裙子的樣式很多,初期仍保存明代習俗,多穿鳳尾裙、月華裙等。有在裙子上裝滿各種飄帶的,有在裙幅底下,綴以無數小鈴,使之丁當作響的。崇禎年間的百褶裙,在裙幅底下,繡滿水紋,行動起來,一折一閃,非常美觀。
世界上第一件牛仔衣服是由誰發現的
1853年一個叫李維·斯特勞斯的移民到美國的德國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條牛仔褲,並創立的Levi's品牌
牛仔的起源?
切,那是牛仔布的起源。看我的!
提起美國西部牛仔,人們就會聯想到得克薩斯州,這裏不僅是美國的牛仔之州,也是世界的牛仔之鄉。在好萊塢影片中,美國牛仔給人的印象總是威猛、豪爽、俠義,那麼現在的西部還有沒有牛仔?他們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呢?
?
“牛仔”隻存在了幾十年
美國牛仔的出現與西班牙的殖民擴張不無關係。西班牙人在飼養和馴服牲畜方麵很有一套,在16世紀的殖民過程中,他們將這一傳統還帶到墨西哥,後來又傳到包括得州在內的美國西部,牛仔、駿馬、長角牛、牧場勾勒出美國原始西部生活的主旋律。據記載,早期的得州牛仔中,非洲裔黑人、拉美人占絕大多數,並且處於社會底層。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美國牛仔主要集中在牧場上,他們要放牧、交易牛群,還要負責維修柵欄、管理牧場設備等,工作相當辛苦。
遊牧生活決定了牛仔在穿著上與眾不同,典型的牛仔總是頭戴氈帽、腳蹬馬靴、腰掛匕首和短槍,其裝束絕對是獨一無二的,而且更注重實用性,如高跟馬靴主要是為了防止腳從馬鐙中滑出來;結實耐磨的牛仔衫則是為了防止穿行灌木叢時被撕破。由於經常走動,他們所帶的物品都集中在馬背上,數量少而精,而且一物多用,如手帕既要擦汗,又要洗臉,還要當抹布。值得一提的是,馬鞍是牛仔最重要的行頭,他們到牧場找工作時,可以不騎馬但絕對不能沒有馬鞍。據說當年10塊錢的馬配100塊錢的鞍並不是稀奇的事。
到了19世紀70年代,隨著鐵路的修建以及城鎮建設步伐的加快,牛仔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活動範圍逐步縮小,社會角色也逐漸弱化。從真正意義上講,牛仔時代在曆史上隻持續了幾十年。
?
現代牛仔大不同
到了21世紀,原汁原味的牛仔幾乎見不到了。汽車成了每個家庭的必備品,馬作為交通工具的情況即使在偏遠農村也很少見到。記者在得州生活多年,到過很多牧場,但那裏隻有牛沒有“仔”了。不可否認,現代化把牛仔送進了博物館。美國勞工部2003年的工種分類中,牛仔仍是其中之一。不過有趣的是,在9730名“牛仔”中,連與羊、豬、雞沾邊的農戶也被算在內。
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好萊塢影片中,牛仔多是身材高大威猛的白人,而且他們總是與十惡不赦的流氓相對抗,突顯了牛仔的仗義和豪放。確實,得州牛仔粗獷、直爽、灑脫的風格代表了美國一代牛仔的形象,即使是現在,提起得州人,就會想到他們不屈不撓的性格和凡事不服輸、不放棄的脾氣。但在美國,“得州牛仔”這個稱呼也有行事野蠻衝動的貶意色彩。小布什做事一向粗線條,就時常被戲稱為“得州牛仔”。
美國西部牛仔的傳奇故事一直是好萊塢受歡迎的題材,有部電影《城市鄉巴佬》描述了現代人對西部原始生活的向往。有意思的是,在得州,皮卡車是最受牛仔歡迎的交通工具。這種車不僅內部寬敞、而且底盤高,馬力足,開起來轟轟作響,奔馳在煙塵四起的牧場石子路上,顯得“牛氣”十足。
?
得州遍布牛仔文化
盡管牛仔時代已經過去,但它孕育的牛仔精神和文化卻延續了下來。休斯敦是一個很能體現牛仔文化的城市,這裏每年3月都要舉辦全美最大的牛仔節,其中的馴馬及馴野牛表演相當精彩刺激。離市區不遠的喬治牧場曆史公園有180年的曆史,是休斯敦最能體驗牛仔文化的牧場。這裏的牛仔現場表演內容豐富,如趕牛入柵欄、套繩套、修牛角等等。達拉斯附近的沃思堡牲畜交易所也保留了“牛”城本色,這裏定期舉辦大型馬術表演,還有遊行和牛仔式的聚會。
牛仔文化也為得州創造了極大的經濟效益。休斯敦的“得州之味”牛排館是每位崇尚牛仔文化的遊客必到之處。在得州的旅遊景點,牛仔帽、馬靴等牛仔裝備必不可少。尤其是質量上乘的牛仔帽,更成為人們爭相購買的紀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