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褲有什麼曆史來源?
牛仔褲的起源,最早的牛仔褲的出現,源於某個靈機一動的創意。 在1853年,美國淘金工人抱怨普通的褲子磨損的太厲害,也裝不下淘來的黃金顆粒。於是,一位名叫Levis Strauss的商人萌發了用滯銷帆布製作一種不易磨損的工裝褲的想法。他隨後開辦了專門生產帆布工裝褲的公司,專門為淘金工、伐木工以及其他藍領工人生產的廉價、樸素、耐磨和功能性強的可充當工作褲的褲子。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當局把牛仔褲定為美軍的製服,大批的牛仔褲隨盟軍深入歐洲腹地。戰後士兵返回美國,牛仔褲大量積存,並且在當地限量發售。由於這種褲子美觀、實用、耐穿,又價格便宜,所以在當地倍受歡迎。於是歐洲本地的工作服製造商紛紛爭相仿效美國的原裝貨色,從而使牛仔褲在歐洲各地普及、流行開來。還有美國好萊塢的影視娛樂業對帶動牛仔褲的大量宣傳。
褲子賣了好些年,Levi的名氣和資本也都積攢了一些。到了1872年,作為裁縫的Jacob Davis寫信給Levi,告訴他如果在褲子接縫的地方打上鉚釘,就更不容易開裂,還建議一起去申請專利。 1873年,兩人拿到了專利。在嚐試了各種不同的布料後,他們決定用結實的丹寧布去生產工作褲。丹寧布的命名“denim”,也許真的和法國尼姆進口的布料(法語“de Nimes”的意思是“來自於尼姆”)有關,但是當時他們生產的第一批丹寧牛仔褲,布料來源的的確確是美國本土製造。嗯,這麼有版權意識,也難怪人家能紅起來,沒錯,這個Levis就是現在牛仔褲時尚界鼻祖的那個Levi’s。
什麼是牛仔褲,牛仔褲又被稱為“堅固呢褲”。是一種男女穿用的緊身便褲。具有耐磨、耐髒,穿著貼身、舒適等特點。一般采用勞動布、牛筋勞動布等靛藍色水磨麵料,也有用防麂皮、燈芯絨、平絨等其他麵料製成的,統稱為“牛仔褲”。牛仔褲的發展 直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牛仔褲還是西部工人們的主要工作服裝。但是,隨著三十年代西部牛仔電影的風行,在影片中頻頻出現的牛仔褲漸漸走進了公眾的視線。從這個時期開始,牛仔褲逐漸脫離了工裝褲的概念,開始流行到各個年齡各個階層。
1873 年,“美國牛仔褲之父”、LEVI'S 品牌創始人 Levi Strauss 參考這些製服製作了第一條現代牛仔褲, 而“jeans”這個稱呼直到 19 世紀 60 年代被 LEVI'S 正式采用後才得到了世界的認可。1970 年代後,牛仔裝逐漸成為全球性潮流,全世界無論是工人還是總裁,平民還是總統,都在不同場合選擇一身舒適的牛仔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