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服的來曆故事簡短介紹(牛仔服的來曆故事簡短介紹圖片)
一、信的來曆簡短故事?
信的來曆:早在文字產生以前,人們就有“書信”來往了。當時采用的是結繩、刻符等方式。
“信”是儒家“五常”之一,曆來被認為是修身之本。說起這個字,應該會讓我們想到不少的名言和故事。《論語》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與此類似,北宋理學家程頤說:“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西晉楊泉也曾說:“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無論是《韓非子》裏麵的“曾子殺豬”,還是《史記》裏麵的“季布一諾”,都已成為“信”的典範。
“信”是個會意字,左邊是人,右麵是言,合在一起,最初表示“一個人所說的話真實可信”。這個字還有另外一種寫法:左邊是言,右邊是心。也就是說,一個人所說的話皆是由心而出,也是“言語真實”的意思。言語真實便是不虛詐,不欺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誠實”“誠信”。這樣的品質在行為上表現出來,就是“講信用”,也就是《資治通鑒》裏麵所說的“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
誠實的人言行相符,值得信任,所以“信”有“相信”“信任”的意思。《論語•公冶長》裏麵,孔子麵對白天睡大覺的弟子宰予,發了一通狠話:“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還進一步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這裏的“信”就是相信、信任的意思。從這裏麵可以推斷出來,讓孔子生氣的主要不是宰予白天睡大覺,而是他可能之前向孔子說過什麼,或者保證過什麼,這次沒有做到。孔子對於這種言行不一的“失信”行為,表示深惡痛絕。
誠信,就是一個人所說的話可以在他所做的事裏麵得到驗證,也就是言行之間的“確切、如實”。後來這個義項虛化為副詞,就是“的確”“確實”的意思。《三國誌》裏麵,華佗不願成為曹操的禦用醫生,加上“久遠家思歸”,正好收到家書,就說想要暫時回家一趟。回去之後,又推說妻子有病,多次推延日期。後來曹操多次寫信催促,並派出郡縣各級官吏遣送他返回,華佗仗著自己醫術高明,仍然沒有動身的意思。最後無奈之下,曹操隻能派人前去查驗,說:“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hú),寬假限日;若其虛詐,便收送之。”這裏的“信”就是“的確”“確實”的意思。
用來表明相互信任的物品稱為“信物”,比如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詩經•衛風•木瓜》裏麵,男女之間贈送的信物就是玉石和水果。國與國之間還可以派出人質,以示信任。在軍隊裏麵,這種作為憑據的信物就是兵符。兵符又稱虎符,一般由玉或木石製成虎的樣子,分為兩半,國君持右半, 左半交給統帥。隻有兩半完全吻合,才能夠調動兵權。
書信,古代叫“書”,一般是親筆題寫,所以是“可信”的。拿著書信出使對方的人就是使者,也可以稱為“信使”。信使是用來傳遞消息的,所以“信”又有了“消息”的意思。所以現在我們還在說“好的,我知道了,您等我的信兒吧!”約定好的信息,雙方可以通過一個暗號來建立默契,以便統一行動,這種暗號就叫“信號”。和人講信用一樣,風向穩定,年年準時到達的風叫“信風”,定期到來的潮水,也叫“潮信”。
給予一個人最大的信任就是任由對方的心意來處置,也就是“任意”。《隋書·楊諒傳》裏麵說:“特許以便宜,不拘律令。”這就是說,允許他根據實際情況任意處置,而不必顧及科條法令。便宜行事之權是一個極大的權利,必須有絕對的信任才會賦予對方。“任意”後來成為了一個副詞,就是“任憑”“隨意”的意思
二、數字的來曆簡短故事?
數字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1、數字起源於我國,史書上說中天皇君兄弟十三人,號曰天靈,其中一人發明了數字,繼而又發明了天幹、地支。發明數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萬。
2、亦有另一種說法,數字是發源於古印度,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創造的。數字後來被阿拉伯人用於經商而掌握,經改進,並傳到了西方。
三、媽的來曆故事簡短?
媽”由“女”和“馬”合成。媽對待子女和藹可親,甚至有些子女小時可將母親當馬騎著玩,因此“媽”者,即可以當“馬”騎之“女”(慈母)也。
四、蝴蝶的來曆故事簡短?
莊周夢蝶的故事,稍微讀過中國古典文學的,多少會知道。戰國時代的哲學家莊周,曾經夢見自己變為一隻“栩栩然”活生生的蝴蝶,一覺醒來並不見蝴蝶,還是自己,他很奇怪,分不清究竟是蝴蝶變成了自己,還是自己變成了蝴蝶……故事出自《莊子*齊物論》,借此向世人淺顯地說明一個道理,代表著古代大思想家莊周的理論精髓,莊周認為:世間萬物的差別是相對的,可以互相轉化,事物的真、偽、是、非沒有客觀標準。這故事表麵看隻是和蝴蝶有關,但實際上民間還有一個版本:莊周本身就是一隻蝴蝶,最終他又幻化成蝴蝶永遠留在了人世間。
五、門神的來曆故事簡短?
關於門神的來曆,戰國時代的一部著作裏有這樣一個神話記載:在東海度朔山中,有一棵可以申請吉尼斯記錄的巨大的桃樹,盤曲3000 裏,它的樹枝伸向東北方的鬼門,所有的鬼怪來往都從此出入,相當於高速收費站,但是不要錢。
在這棵桃樹下,站著兩位神人,神荼和鬱壘,這兩位平時沒啥事兒,專門盯著鬼怪,隻要鬼怪胡作非為,二話不說就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連上訴的機會都不給。到了後來,人們就用桃木刻成神荼和鬱壘的模樣,放在自己門口嚇唬鬼怪,這是最早的門神形象,桃木能驅邪的說法,也是從這裏來的。
經過曆代演變,門神的內容也不斷發生變化,唐朝的時候,唐太宗李世民有次生了病,睡覺時常常聽到臥房外邊拋磚擲瓦,鬼哭狼嚎,搞得唐太宗很鬱悶,這事被大臣們知道後,就推薦秦瓊和尉遲敬德這兩位大將全副披掛,在門外徹夜守衛。沒出幾夜,病竟然好了!
唐太宗一看,這法兒管用啊,不過老讓這二位守夜,長久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於是命畫工畫了秦瓊和尉遲恭的像貼在門邊。貞觀年間唐朝人口300萬,唐太宗那時候就相當於是個擁有300萬粉絲的大V,上行下效,因此,這個做法很快在民間流傳了開來。
再到後來,門神又不斷增加了新的內容,有的地方還將門神分為三類:文門神、武門神、祈福門神。文門神就是畫一些身著朝服的文官,如天官、仙童、劉海蟾、送子娘娘等,武門神是武官形象,如秦瓊、尉遲恭等,祈福門神為福、祿、壽三星。不過影響最深的,還是神荼、鬱壘、秦瓊、尉遲恭了……對了,還有鍾馗。
鍾馗原來是陝西終南山人,年紀輕輕就才華出眾,滿腹經綸,絕對是學霸級別的人物,可惜顏值不高,唐武德年間去長安參加武舉考試的時候,因為太醜沒被錄取,鍾馗當時心中一時想不開,撞死了。
後來唐玄宗患了重病,用了N多種辦法也沒治好,皇宮上下都十分著急,一天晚上唐玄宗睡著後,夢見一個小鬼偷竊宮中財物,沿著殿牆邊逃跑,唐玄宗急忙喊叫捉拿,這時候出現了一位戴帽子的大鬼,抓住小鬼吃掉了。玄宗問他是什麼人時,他回答說是“武舉不中進士鍾馗”。
唐玄宗醒來後,第二天病就好了,於是請來畫匠吳道子將鍾馗的像畫了下來,掛在宮門之上,當做門神。唐玄宗本身是位狂熱的道教信徒,在他的大力支持下,鍾馗作為“捉鬼勞模”的地位就漸漸樹立起來了。
一直到現在,貼門神的習俗仍在民間流傳,成了道教和民間的共同信仰,不過除了驅邪辟鬼的基本作用之外,還多出了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各種附加值。
六、筷子的來曆簡短故事?
我國、日本等一些國家的廣大人民,最普通的吃飯工具則是筷子。筷者,夾取食物的用具也。
據考證,筷子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不過,周秦時候吃飯,人們還喜用手抓。《禮記・曲禮》有“共飯不澤手,毋搏飯,毋放飯”的記載,意思是說,抓飯時不要亂搏(拾取)或把粘在手上的飯再撥放到飯盤裏去。當然,這指的是與人“共飯”時要注意的規矩,假如是獨自就餐,也就用不到這麼多的清規戒律了。大約在漢代,筷子的使用已經比較普遍,在雲南發現的一座漢墓中已有筷子實物。
我國筷子的花樣繁多,有竹子的、骨頭的、塑料的、銀子的傳說三幹年前商朝的紂王,竟有一副象牙筷!
吃肉是人類的一大進步。不過,要是用刀把熟肉送進嘴裏,總帶有一定的危險性,不如一雙筷子安全。現在,已經使用“尖頭筷子”,它除了可以夾取食物外,必要時還可以當“叉”用。然而,如果筷頭太尖,仍可能刺傷口麵,對小孩尤其如此。
用筷的好處不僅在於衛生、同雅觀、安全,還有益於健康。儀器測定發現,使用筷子時要牽動人體三十多個關節和五十多條肌肉,這樣,就能更好地刺激肌肉和神經係統。所以有人認為,用筷有助於手靈巧、腦發達。對此,恐怕許多用筷者不曾想到過吧!
七、門的來曆故事簡短?
在老家,房子前麵有個院子,院子前麵有兩扇鐵門,因為時間的流逝,它已經生鏽,有點破舊了。
黃色的鐵鏽從門的下麵爬到門的上麵,尖頂上的鐵鏽皮在雨中搖曳,和雨奏出一曲韻味十足但略顯悲傷的小令。
八、立春的來曆故事簡短?
很久以前,有一年的立春前,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傳染上了一種說不出的疾病。
這時,一個老道打扮的人來到了一個村莊,見這的村民都身染重病,便向南海的觀世音菩薩祈求醫治瘟疫的方法。道人合眼祈告著,腦海中又出現了靜坐時與觀音菩薩對話的場麵:觀音菩薩告訴他,等地氣通時,讓鄉人百姓每人啃吃幾口蘿卜,瘟疫便可自動解開。
人們又過上了平靜安樂的生活。從此,鄉人便在立春這天啃吃幾片蘿卜,以求平安。“咬春”的習俗也就形成了,持續至今。
九、冬至的來曆故事簡短?
冬至吃餃子習俗追溯到東漢時期,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原為醫官,告老還鄉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
他看見南陽的鄉親受凍餓之苦,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
於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捏成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驅寒矯耳湯”施舍給鄉親吃。
鄉親們服食後,凍爛的耳朵治好了。
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這種“捏凍耳朵”吃,說是冬至吃了餃子不凍人。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十、春的來曆故事簡短?
春,最早見於甲骨文。最初的春字,在甲骨文中刻寫成像一顆嫩芽剛剛鑽出地麵的樣子,這顆嫩芽就是“屯”字。“屯”這個字就像草木出生,曲折而又艱難的形狀。它的形狀就像由一棵草貫穿而成的,上麵一橫代表地麵,屯字的尾部彎曲。
《說文解字》中講到:屯,難也。象艸木之初生。意味著在春天生長的草木,曲折而又艱難。
這便是“春”字的起源。古人以樹木、太陽、以及草木初生的樣子入“春”字。後來“春”字經金文、小篆的演變,才突然變成現在的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