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服的曆史來源簡介 牛仔服的曆史來源簡介圖片
一、胡姓的來源簡介?
胡姓是當今常見姓氏,讀音作hú,起源於周王朝初期的封地陳國,國都在今天的河南省淮陽縣,得姓始祖為舜帝後裔陳國首任君主胡公滿。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山東、湖南多此姓,上述七省胡姓約占全國漢族胡姓人口65%。其中湖北省胡姓約占全國漢族胡姓10.4%。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13位,分布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1.31%,為中國人口超過1%的十九個大姓之一。
二、洛陽的曆史簡介?
洛陽位於河南西部,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曆史文化名城。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陽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等神話,多傳於此。
夏太康遷都斟 ,商湯定都西毫;武王伐紂,八百諸侯會孟津;周公輔政,遷九鼎於洛邑。平王東遷,高祖都洛,光武中興,魏晉相禪,孝文改製,隋唐盛世,後梁唐晉,相因相襲,共十三個王朝。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國際大都市,隋唐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
洛陽在曆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西周初期,在中國建立了第一個大公路網,洛陽是其中心,馳道驛路,其直如矢,無遠不達;隋唐大運河上,舳艫相接,帆影聯翩,從洛陽東達於海,西至關隴,南下蘇杭,北朔幽燕。
以洛陽為東端起點的“絲綢之路”,可以直馳地中海東岸,明駝宛馬,絡繹不絕。 洛陽是文化的讀本。中華民族最早的曆史文獻“河圖洛書”就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從此,周公“製禮作樂”,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問禮。
班固在這裏寫出了中國第一部斷代史《漢書》,司馬光在這裏完成了曆史巨著《資治通鑒》,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金穀二十四友”曾雲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西安曆史的簡介?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大興、西京,其中長安最出名,曾是周秦漢唐首都,目前是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天水城市群核心城市,九大國家級中心城市之一。
國家重要的旅遊、科研、教育、工業基地。
西安市包含11個區、2個縣,總麵積1000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00萬人。
西安曆史上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名勝古跡眾多兵馬俑、明城牆、華清池、驪山、鍾鼓樓、豐鎬都城、秦阿房宮遺址、漢未央遺址、長樂宮遺址,隋大興城,唐大明宮遺址、興慶宮等。
西安旅遊資源豐富,明城牆、書院門、碑林、大雁塔、小雁塔、鍾鼓樓、回民街、永興坊、大唐芙蓉園、曲江池、昆明池、詩經裏、白鹿倉、白鹿塬影視城、興慶宮、華清池、兵馬俑、興教寺、廣仁寺、八仙庵、世園會等~
西安教育資源深厚,擁有63所大學,西安交大、西工大、西電、陝師大、西北大、長安大學等一批985、211院校領頭的公辦大學,西翻、西安外事等一批幾萬人的民辦大學,還有8所軍隊院校,如火箭軍工程大學,第四軍醫等。
西安交通發達,火車直達全國所有城市,高鐵米字型分布,如西成、西武′、西延、西蘭等高鐵,鹹陽機場全國八大機場之一,準點率全國第一。
西安航空航天業發達,運七運八、飛豹、轟20均在西安研發,閻良試飛院,西安測控中心等等一批高精尖部門~
四、李元霸的曆史簡介?
李元霸是清代長篇章回體小說《隋唐演義全傳》中虛構的人物。其曆史原型為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淵第三子,母竇皇後,隋朝大業十年(614年)英年早逝,得年十六,被唐高祖李淵追封為衛王。在小說中為隋唐第一條好漢,蓋世無敵。
五、簡介澳門的曆史?
澳門先秦屬百越地。從秦帝國起就成為中國領土,屬南海郡。澳門古稱濠鏡澳,與廣州香山縣的曆史關係極其密切。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香山已屬百越海嶼之地。 約前3世紀(即秦始皇一統中國之時),澳門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屬南海郡番禺縣地。420年,澳門屬新會郡封樂縣地。 澳門半島之有大量華人定居,是在南宋皇朝傾覆之際。當幾十萬南宋軍民從福建敗退乘船長驅到達澳門一帶,有的可能踏上這片半島汲取淡水、尋找食物,有的更可能將這片荒僻地辟成藏身之所。 召集澳門半島上名為“永福古社”的沙梨頭土地廟,便相傳邕建於南宋末年。
大約在南宋末年至元初,澳門半島上的望廈、濠鏡等地,已是定居的居民點了。
自此以後,澳門始稍有人煙,但由於地方細,耕地缺,物產少,立足生活繁衍後代並不容易。直至16世紀中葉,即明世宗嘉靖年間。
六、西安的曆史簡介?
西安,古稱長安;曾用名:大興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的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9大區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曆史文化名城。
西安是我國有文字記載以來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特別是我國曆史上較輝煌的四個王朝周、秦、漢、唐,均建都在此,代表了我國曆史文化的主流。
大西安有漢長安城、陽陵、茂陵等文化遺址。漢開辟了“絲綢之路”,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認識了中國。漢承秦製,在長安建立了持續200餘年的西漢政權和空前強大的西漢王朝。漢確立了儒家文化的主導地位,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和漢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化,因此,外國把研究中國的學問叫漢學。
大西安有唐皇城、大明宮、大雁塔、小雁塔、昭陵、乾陵等文化遺址。唐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唐長安是中國曆史上最大、最開放的城市,是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
唐王朝延續近300年,融合了包括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內的多種文化,以唐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了整個東方乃至世界。所以,以華夏文明曆史文化基地為依托的大西安,可以稱得上是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
擴展資料
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
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西安市的地質構造兼跨秦嶺地槽褶皺帶和華北地台兩大單元。距今約1.3億年前燕山運動時期產生橫跨境內的秦嶺北麓大斷裂,自距今約300萬年前第三紀晚期以來,大斷裂以南秦嶺地槽褶皺帶新構造運動極為活躍,山體北仰南俯劇烈降升,造就秦嶺山脈。
與此同時,大斷裂以北屬於華北地台的渭河斷陷繼續沉降,在風積黃土覆蓋和渭河衝積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渭河平原。
七、廣安的曆史簡介?
這裏曆史悠久,人傑地靈。有記載的文明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巴蜀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春秋時期,這裏屬巴國領地。 公元前11世紀,聚居在湖北武落鍾離山的巴人西遷川東,建立以地緣為紐帶的部落聯盟,取得各部族間的統帥地位,建立巴國,定都江州(重慶)。巴人的一支板楯蠻族沿嘉陵江、渠江水道向上遊拓展。在茫荒的江河兩岸,勤勞勇敢的板楯蠻逐水而居,過著漁獵、農耕的原始生活,最早開發了廣安這一片熱土。 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年從宕渠分出部分地域置始安縣,治所在始安城,屬北宕渠郡。明帝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北宕渠郡改為流江郡,縣屬流江郡。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以治所始安城即古zong(宗下一貝字)城,改名為zong(宗下一貝字)城縣。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分出部分地域另置豐樂縣後,複名始安。八年(公元605年)廢豐樂縣,其地複入。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始安縣為渠江縣。 宋太祖開寶二年(公元969年),於渠江縣境秀屏山(亦稱翠屏山、銀頂山)下的濃洄鎮置軍,取“廣土安輯”之意,命名為廣安軍。廣安一名,遂由此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蒙古兵入川,軍治所遷至大良城。寶佑六年(公元1258年)至度宗鹹淳二年(公元1266年),大良城兩度被蒙古兵占領又兩度為宋軍收複。鹹淳二年收複後,改廣安軍為寧西軍。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6年),治所遷回濃洄鎮。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寧西軍及其轄地為元所據。十五年(公元1278年),縣改隸順慶府。二十年(公元1283年)順慶府升為順慶路,置廣安府。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將其納入版圖,同年改名為廣安州。 清初,州境先後為張獻忠、李自成、姚黃(姚天動、黃龍)及明將甘良臣等部占領,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歸入清版圖,但因州城尚為人所據,治所設來蘇寨。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遷竹山寨。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遷至濃洄鎮,領有嶽池、鄰水、渠縣、大竹四縣。嘉慶年間推行道府製,州屬北道順慶府。 宣統三年十月一日(公元1911年11月21日),蜀北民軍占領州城,宣布廣安州脫離清政府,並由蜀北軍政府直轄。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7月,蜀北軍政府撤銷。明道廢府,州直屬於省。次年恢複道製,廣安州改為廣安縣,隸屬川東道。三年,川東道改為嘉陵道,縣為其所轄。八年至十二年,四川軍閥紛爭,廣安縣先後為黔軍、陝軍、江防軍所據,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又先後為羅澤洲、楊森所轄。 二十四年川政統一後,屬四川省察專員公署設於大竹的第十行政督察區,至三十八年十二月八日未變。 1949年12月9日廣安解放後,隸屬川東人民行政公署大竹專員公署。 1953年3月大竹專員公署撤銷,改屬南充專員公署。 1968年9月南充專區改為南充地區,縣隨之改屬。 1993年7月廣安地區成立,廣安縣隸屬廣安地區。 1998年11月廣安地區改廣安市,廣安縣改縣設區。
八、埃及的曆史簡介?
埃及金字塔(Pyramids)建於4500年前,是古埃及法老(即國王)和王後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塊修砌成的方錐形建築,因形似漢字“金”字,故譯作“金字塔”。埃及迄今已發現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於埃及古王朝時期。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隸製國王的陵寢。
這些統治者在曆史上稱之為“法老”。古代埃及人對神的虔誠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來世觀念”,他們甚至認為“人生隻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居留,而死後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塵世生活的延續。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古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充滿信心地為死後做準備。
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都要忙著為自己準備墳墓,並用各種物品去裝飾這些墳墓,以求死後獲得永生。以法老或貴族而論,他會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建造墳墓,還命令匠人以墳墓壁畫和木製模型來描繪他死後要繼續從事的駕船、狩獵、歡宴活動,以及仆人們應做的活計,等等,使他能在死後同生前一樣生活得舒適如意。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
他用山上采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最終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麵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曆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
九、台灣的曆史簡介?
曆史上,台灣曾被西班牙、荷蘭、日本先後占領過。抗日戰爭勝利後,台灣重歸中國的版圖。1949年後,由於內戰的結束,國民黨逃往台灣從而使台灣與祖國大陸處於分離的狀態。63年來,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發生了巨大變化。台灣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台灣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球群島,相隔約600公裏;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隔約300公裏;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相望,最窄處為130公裏。麵積3.6萬平方公裏。台灣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區各國海上聯係的重要交通樞紐。
十、香港的曆史簡介?
英國開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時間是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當時清政府戰敗於1842年8月29日與英國簽訂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及鴨脷洲割讓給英國。1860年10月,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清政府再次戰敗,被迫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時稱九龍司地方一區)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給英國管治。189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塊大小島嶼總計975.1平方公裏的土地租借給英國,並將租借地稱為“新界”,租期為99年。從1898年7月1日開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滿。從而占領香港全境。
1982年9月,英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就香港前途問題展開談判。雖然《南京條約》與《北京條約》皆指香港島及鴨脷洲與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國,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拒絕承認《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等所有相關不平等條約,隻承認香港受英國管理,而非英國屬地,並要求英國將香港島和九龍連同新界一並交還。1997年,英國政府決定將香港的主權交還給中國,但同時爭取維持英國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雙方經過兩年多達22輪的談判,最終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決定從1997年7月1日起,中國在香港成立特別行政區,開始對香港島、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權和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