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衣的由來和曆史 牛仔衣的由來和曆史故事
一、鐵的由來和曆史?
鐵器時代是人類發展史中一個極為重要的時代。人類最早發現和使用的鐵,是天空中落下來的隕鐵。隕鐵是鐵和鎳、鈷等金屬的混合物,含鐵量較高。在很久以前,人們就曾用這種天然鐵製作過刀刃和飾物,這是人類使用鐵的最早情況。地球上的天然鐵是少見的,所以鐵的冶煉和鐵器的製造經曆了一個很長的時期。當人們在冶煉青銅的基礎上逐漸掌握了冶煉鐵的技術之後,鐵器時代就到來了。
中國最早的關於使用鐵製工具的文字記載,是《左傳》中的晉國鑄鐵鼎。在春秋時期,中國已經在農業、手工業生產上使用鐵器。
鐵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地殼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因為天然的純鐵在自然界幾乎不存在,鐵礦石的熔點也較高,又不易還原,所以人類利用鐵較銅、錫、鉛、金等還要晚些,在埃及、西南亞等一些文明古國所發現的最早的鐵器,都是由隕鐵加工而成的。1972年,在我國河北省槁城縣台西村出土了一把商代鐵刃青銅铖,其年代約在公元前十四世紀前後,在青銅铖上嵌有鐵刃,該鐵刃就是將隕鐵經加熱鍛打後,和铖體嵌鍛在一起的。我國還曾出土過類似的鐵刃銅铖和鐵援銅戈各一把,年代相當於商末周初,鐵的部分也是由隕鐵加工成的。人們曾在西亞古蘇美爾人所建的古烏爾城的古墓中,發現一把由隕鐵製成的小斧,在古蘇美爾人所建的古烏爾城的古墓中,發現一把由隕鐵製成的小斧。在古蘇美爾語中,鐵叫做“安巴爾”,意思是“天降之火”,所謂天降之火就是隕石。埃及古人則幹脆把鐵叫做“天石”。可見人們最早認識鐵是從隕石開始的。天降的隕石,數量很少,因此用隕鐵製作的器具當然是很珍貴的,同時還帶有神秘的色彩。用隕石作工具是很少的,所以在生產上,它沒有什麼明顯的影響,但通過對隕石利用,畢竟使人們初步認識到鐵。
二、花生的由來和曆史?
花生,也有人稱它為及地果,原產南美洲的巴西和秘魯。在巴西曾發現十幾種野生型花生。
美洲最早的古籍《巴西誌》裏,就有關於花生植株形態的描述。考古學家在秘魯利馬北部安孔鎮的古墓裏,曾發掘出距今2000多年前保存完好的炭化花生粒。古代印第安人把花生叫“安胡克”,印第安人把花生作為農作物種植,已有很久曆史了。
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早期的航海家把花生莢果從南美洲帶到西班牙,把它作為珍奇的食品。由於花生的優良食用價值,不脛而走,迅速傳遍歐洲。16世紀初,花生又從南美洲經印度洋與太平洋傳播到非洲和亞洲各地。公元17世紀,殖民主義者販賣黑人做奴隸,花生隨著又從非洲帶到北美洲。美國是在獨立戰爭後才開始大量種植花生的。俄國在1792年引進花 生,開始種植在敖得薩植物園作為觀賞植物,直到19世紀才大麵積種植。
大約在15世紀晚期或16世紀初期,花生從南洋群島引入我國。最初隻在沿海各省種植。那麼,花生是怎麼得名的呢?
據1503年《常熟縣誌》說: “三月栽,引蔓不甚長,俗雲花落在地,而生子土中,故名。”據記載,最早引入的是小籽型花生,殼薄粒小早熟,含油量高。大約經過100年以後,又引進一種大粒型花生,又叫洋花生,分直立型和蔓生型兩種。由於這種大粒型花生傳播到山東沿海各地,逐步在黃河、長江流域大麵積推廣開來。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種植花生最多的國家之一,種植麵積達2700多萬畝。我國的花生行銷國外,在國際市場上素負盛名,被譽為“中國堅果”。
三、操的由來和曆史?
操,漢族姓氏,在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武漢新洲,黃岡蘄春,孝感應城和安陸)、江西、河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台灣地區等地區均有操姓後人。史書中最早有記載的的操氏曆史人物是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操師乞。
操氏來源以前流傳兩種說法:來源於官位,出自殷朝君主盤庚給大夫所封官職,屬於帝王賜姓為氏;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後代,屬於以職業技能名稱為氏。
後經複旦大學曆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的研究成果表明操姓不是曹操後裔。
鄱陽當地《操氏宗譜》記載,操姓始祖為"天成公",經考證"天成公"曆史原型為梁閔帝。
四、邢氏的由來和曆史?
《左傳》上所載的:"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指出了邢人是製禮作樂的周公的後代。因周公四子被封食采於邢而得姓,詳載於《姓纂》一書。該書指出:"周公第四子封於邢,後為衛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邢國,爵位為侯,春秋時代被衛國所滅,周公這一支後裔便"以國為氏"。有的安土重遷,留在故土;有的則不忍亡國之恥,出走各地。
當周公的邢姓後裔陸續出現於春秋諸國,並逐漸鋒芒嶄露時,位於山西一帶的晉,又出現了第二支以邢為姓的人,那就是《姓考》一書所記述的:"晉大夫韓宣子之族食采於邢,後以為氏,望出河間"。
春秋時代晉國的韓氏,是一個極為顯赫的家族,不但世代都貴為上卿,後來更進一步與趙、魏兩家三分晉國為韓趙魏,揭開了戰國時代序幕。這個顯貴的家族,源自周文王的後裔唐叔虞,子孫後來由於食采於邢而以地為氏,發展成為邢氏之族的第二支。
第二支邢氏的發源之地,就是《史記秦本紀》所記載"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夏,代取邢丘"的那一個邢丘之地,該地的位置,已知即為今河南省溫縣東方的平邢故城。
這兩支邢氏而追本溯,同為周公後裔。
另外,少數民族有的改為邢姓:北魏氐族人,清朝滿州人、滿州八旗性佳氏、黎族拉海氏,蒙古族等民族中均有改漢姓邢的。
五、乘法的由來和曆史?
18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發現乘法也是增加的意思,但又和加法不同,於是就把“+”號斜寫成“*”號,表示數字增加的另一種運算法,並給它取名叫“乘號”。
除號誕生在瑞士。當時,學者哈納在算帳時遇到要把一個整數分成幾份的問題,但沒有符號可以表示這種算法。
於是,他就用一條橫線把兩個圓點分開來表示這種算法,並取名為“除號”。 “小九九”的由來 《九九乘法歌訣》,又常稱為“小九九”。現在學生學的“小九九”口訣,是從“一一得一”開始,到“九九八十一”止,而在古代,卻是倒過來,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得四”止。
因為口訣開頭兩個字是“九九”,所以,人們就把它簡稱為“九九”。
大約到13、14世紀的時候才倒過來像現在這樣“一一得一……九九八十一”。 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較早。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六六三十六”等句子。
由此可見,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九九乘法歌訣》就已經開始流行了。
六、中國的曆史和由來?
中國曆史是指中國從盤古開天到二十一世紀之間的曆史。
中國曆史悠久,從盤古、女媧、後羿等神話時代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製的秦朝算起約有2200年。
中國曆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公元前21世紀,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發展和社會變革,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麵。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製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麵。魏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麵,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衝突中逐漸彙聚。
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係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兩宋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清朝閉關鎖國政策阻礙對外交流,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911年爆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和兩千多年的帝製,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七、箜篌的曆史和由來?
1 箜篌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彈撥樂器,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漢朝時期。2 據說箜篌最初的起源是外國的一種樂器,經過多次演變和改進,逐漸成為了中國的箜篌。在唐朝時期,箜篌已經很流行了,被視為貴族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3 箜篌有許多不同的演奏技巧和風格,包括古琴曲、山東曲、江南絲竹等等,它對中國古典音樂的發展和傳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酸菜的由來和曆史?
酸菜其實也是有著非常悠久的發展曆史的。根據很多史書當中的記載,酸菜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在《周禮》當中就有著對於酸菜的描述。
估計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酸菜居然可以追溯到那麼久遠的時代了吧,在很多的史書當中都有對於酸菜的記述,甚至還詳細的記載了古人是如何製造酸菜的,古人製造酸菜的方法與現在北方人製造酸菜的方法並沒有什麼不同,這也充分證明了古人的創造力和智慧水平之高。
九、鍾表的由來和曆史?
人們都認為瑞士是世界上製造鍾表曆史最悠久的國家,其實不然。鍾表的製造,在中國可以追溯到漢代。漢代張衡結合觀測天文而製造的天文鍾,可以說是世界鍾表的鼻祖。
時鍾
到了唐代,我國的製表技術又有了新發展。《新唐書·天文誌》中記載了一行和尚與工匠梁令瓚製造“水運渾天儀”的實例儀器旁立有兩個木人,“其一前置鼓以候刻,至一刻則自擊之;其前置鍾以候辰,至一辰亦自撞之”。這種以水力帶動輪軸使木人自動報時的機械,比歐洲機械鍾的發明至少要早600年。
時鍾的機製
17~19世紀初,我國的鍾表製造技術更加完備,出現了專門從事鍾表製造的作坊。當時的鍾表手工業者已能造出多種式樣的自鳴鍾、擺鍾等。表盤由原來的一針、二針,發展到三針、四針,以計日、時、分、秒。
十、牛的由來和曆史?
相傳在古時,牛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時常往返於天宮和大地之間。
有一天,農夫托牛給玉帝傳個口信,說是人間寸草不生,大地光禿禿的,太難看,請玉帝帶點母草籽給人間,把人間打扮得好看些。
玉帝聽了,覺得有道理,便問殿下眾神誰願去人間撒草種。“玉帝,我願去人間撒草種。”牛王自告奮勇地說。
玉帝覺得牛是個粗心大意的家夥,這個任務給它怕不行,但是牛堅持要去。
最後玉帝同意了牛的請求,屬咐牛王到人間後,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帶著草籽,走出天宮,在跨出南天門時,不小心跌了一跤,附下人間後,頭腦暈乎乎的,誤以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了三把草籽。於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
第二年,野草叢生,農夫根本無法種莊稼了。
最後玉帝知道牛壞事了,召來牛王一問才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辦壞了。玉帝很生氣,罰牛去幫助人民除草,牛下凡的時候摔了一跤,上麵的牙齒掉落,到現在都還沒有長出來,心細的朋友可以去觀察一下。
牛是個知過即改的好動物,子子孫孫隻吃草,幫助農夫除草,同時,祖祖輩輩幫助農夫幹活兒牛是任勞任怨,勤懇踏實,拉車犁田從不鬆套,為農夫做了不少工作,博得人們的好評。
在排生肖的時候,人們一致推舉牛為生肖之首。如果不是投機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搶先得了頭名,牛肯定還會當上生肖之首。
關於牛如何成為是12生肖的,大家都看明白了吧!哪怕搭配現在大家可以去看看,牛隻吃青草,在農村的耕作中更是少不了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