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穿破洞牛仔褲,有人說永不過時,您認同這個觀點麼?
流行的時尚代表人們審美眼光的變遷,很多時候就像是一陣風,刮過來後興盛一時,就又會像一陣風一樣刮走了,再也不會回頭。所以筆者對破洞牛仔褲永不過時的觀點不太認同。
前幾天看到一篇文章,說一對夫婦本來正在開開心心給要回家的女兒做大餐,補充一下營養,進行著各種精心準備。
門鈴聲響起,看到女兒穿著破洞牛仔褲,而且破的洞不是一般大。夫妻倆當即不高了,讓她馬上換了。女兒卻蠻不在乎,還說父母是老古板,不懂得欣賞,而同學們都說好看,所以拒絕換衣服。
氣得父親吃不下飯,女兒也關上房門不出來,本來好好的一家人讓一件衣服鬧得很不愉快。
這種情況一家人還是要多溝通,畢竟也不是什麼大是大非的事。
穿破洞牛仔服的風尚起源於美國,最初發明破洞牛仔褲的人不是為了炫耀時尚,而是藉此方式表達對主流精英文化的抵製,也是發泄對高消費現象的不滿。
幾年前的歐美上流社會裏,曾一段時間破洞牛仔褲回潮,引起過很多人的效仿與跟風。
現代人喜歡破洞牛仔,和上述文化背景沒有太多關係。相對於很多場合需要正裝的要求,這種破牛仔恰好滿足了人們對休閑服飾的熱愛。
對休閑時尚熱衷的各類潮人,對破牛仔服飾的喜愛純粹從摩登的視覺效果出發,或許帶一點不局限於年輕人的小小叛逆,因此,他們也就可以把破牛仔穿得格外輕鬆,格外炫酷。
走在時尚尖端的娛樂圈明星們,對這種不羈的風潮寵愛有加,也帶動了以年輕人為主的穿衣潮流。
從九十年代開始,破洞牛仔褲在中國興起,居然流行至今依然受人喜愛,也是讓人感覺不可思議。
從個人角度看,建議男性朋友慎穿破洞牛仔褲,感覺既不美觀也不莊重。
特胖與特瘦的女性朋友也要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潮服。太緊或太鬆穿不出自己的風格,有可能會事與願違。
一條破洞牛仔褲,價格能從幾十元到十幾萬元不等,一是材料與做工不同,再就是摻雜了名人製做、品牌效應,價高的也是打著限量版的噱頭。
最讓人吃驚的是韓國崔素榮畫作《港口》,畫的主材是牛仔褲,該畫作經佳士得香港拍賣行經手,拍賣價180萬元,驚碎了一地眼鏡。
總體講,破洞牛仔服會有一部分人看不慣,但這種服飾既然能流行這麼久,一定有其存在的價值與理由。
從解放天性,彰顯個性,追求前衛來說,破洞牛仔服飾還有很大市場。既然我們難以阻止,不防多用包容與欣賞的目光看待破洞牛仔服的持續走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