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世界頂級製造的優勢?
全球疫情蔓延,不僅引發了資本市場波動,也引發了不少人對於中國製造業未來將向海外大規模轉移的擔憂。未來“中國製造”走向如何?
本次直播邀請了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人文財經觀察家秦朔,聚焦中國製造,尋找疫情下的變局與突破之路。
目前從工業增加值的角度,中國製造大概占全球製造的30%左右,相當於日本、美國、德國加在一起,所以製造業不僅是我們的立國之本,而且是我們的強國之基。
中國製造有5大優勢:
第一,供應鏈優勢。它的本質不是一個鏈,是一個網絡。當年在無人機非常時髦、性感的時候,美國很多風投投了美國的無人機,但是最終都打不過大疆,最少需要三個禮拜才能從設計到成品,但是大疆在深圳一天之內就已經把所有零部件采購完成,而且已經做出成品。
第二,全類製造優勢。很多人說中國就是一些簡單加工的產品,其實完全不是這樣,我們不隻是在簡單製造領域很強,複雜製造領域也越來越強,所以說全類製造都很強,因為中國腹地很寬,使得中國製造業可以有更長時間接受更多挑戰。
第三,管理和效率優勢。我們的管理和效率優勢背後往往能夠創造更高的價值。我采訪過很多企業,發現他們能把低成本和高效率簡直完美結合在一起。雖然西方有很多技術壁壘和技術專利,但是他們十年、二十年不改變,但中國隻要敢於突破專利牆,不觸犯專利範圍,從別的地方突破,可能用很低成本的方法,比如在原材料的選擇以低成本做出高價值的東西,既便宜又好,這是和管理、創新結合在一起的優勢。
第四,市場的優勢。中國的市場很大,大的市場能造就專業化分工,提高勞動生產率。我在中國很多地方采訪,發現很有意思,比如廣東和浙江龍頭企業等供應鏈很少重合。廣東供應鏈基本上在珠三角就完成了,但是浙江可能是在長三角完成的。可見我們的市場大,即便是三分之一的市場也可以孵化出很龍頭的企業。
第五,勞動力的優勢。我們有很熟練的勞動力,而且很有紀律和責任心。我采訪過中國工人和國外工人,包括在美國做投資的企業,根據他們的反饋,單個美國工人遠不如中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我也看過美國一些工廠工人的情況,和我在中國看到的工人的紀律性和年輕程度是沒得比的。很多在美國製造業中都是四五十歲的,都是有色人種,他們想發展勞動力也沒有基礎,富士康也回不去,給了幾十億補貼也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