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部牛仔經常玩那些運動
西部牛仔常年騎在馬背上放牧牛群,個個練就了一身超群出眾的馬上功夫和馴牛技藝。這些昔日勞動技藝的競爭,後來演變成了饒有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
牛仔馬術、馴牛比賽有好幾種,一種是:“駕馭劣馬”;誰能在馬背上呆10秒鍾不被馬摔下來,就能得滿分。
比賽者通過抽簽決定騎哪匹馬。所有的馬都是未經製伏、野性未馴的野馬。比賽者先在馬欄中跨上馬鞍,踏上馬蹬,抓住韁繩。哨聲一響;欄門打開,野馬立刻掙脫束縛,飛騰而出。它一會兒前蹄騰空,一會兒後蹄朝天,對騎在它背上的人大發雷霆;大有不摔死騎手不罷休之勢。
這時騎手在馬背上前仰後合,險象迭出。一般的騎手三四秒鍾便會墜於塵埃之中,也有那身手不凡的比賽者,靈活矯健,安坐馬背,能夠得到滿分。這種比賽十分危險,可怕的還不是摔下來,而是下得不利落。因為野馬把人摔下後,不肯善罷甘休,還要狂奔一陣。如果下得不利落,沒能迅速把腳抽出馬蹬,就會被野馬拖傷,甚至拖死。
還有一種比賽是“騎牛”比賽,規則同騎馬一樣,也是堅持10秒鍾者為勝。這種比賽的危險程度比騎馬比賽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騎牛無鞍也無蹬,騎手隻能坐在光禿禿的牛背上;完全靠兩腿夾緊牛身來掌握平衡。比賽一開始,牛便大發“牛脾氣”,上竄下跳,凶狂不亞於馬。
而且騎手被摔下後,牛還往往撲上來,用角頂人,牛仔落地後必須迅速跳開,以免做了“角下鬼”。這種比賽得滿分的人很少。
再有一種比賽是“騎馬套小牛”。它起源於牛仔平日的勞動,是他們的基本功。比賽開始後,小牛從欄中飛奔而出。賽者騎馬追逐,並拋出繩圈套住小牛的脖子,然後翻身下馬,迅速按住小牛,捆紮它的四蹄。
從套牛開始到捆好,要求也是10秒鍾。所以參賽者必須騎術精良,能騎馬飛馳,又須手疾眼快,能一下套準小牛並把拚命掙紮的小牛撂倒在地,捆住四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