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多多上麵的東西為什麼那麼便宜?
我雖然沒有用過拚多多,但是我爸是拚多多的用戶。
前一段和爸聊天,他說他剛在拚多多買了10斤蘋果,19.9元。我對我爸說,這蘋果肯定有問題,要麼就是爛蘋果,要麼就是小的醜的不好吃賣不掉的蘋果,或者短斤少兩。因為10斤蘋果包裝和運費的成本就在10元以上了,而前段正是水果價格很高的時候,蘋果市場價在5-8元一斤,即使產地批發價,也要1-2元每斤。這樣算起來,如果蘋果正常,每賣一單都是虧錢的。
後來我爸收到貨後,我特意去看了,蘋果重量有九斤多,少得不多,如果加上包裝真的有十斤,蘋果還挺好,沒有爛的,個頭也不小,就是市場上中等價格的那種紅富士。
我有點想不通,特意去查原因,後來發現了原因,原來是拚多多和中國郵政集團及渭南貧困地區達成陝西電商脫貧助農合作意向,助力陝西農產品賣向全國市場的一種扶貧模式。快遞和平台都在補助果農,那麼這樣就可以理解了,三方都以成本價來作一個營銷,並且達成一種扶貧的效果,這是一個三方共贏的事。
拚多多現在還是在發展期,上市了,有資本支持了,目前還是在虧損狀態,目的在發展用戶規模和市場占有率,所以它可以支持一些商家來經營,達到互利互助的效果。
郵政快遞在拚多多之前的電商領域沒有占到優勢地位,現在電商來了一個新起之秀,能夠在拚多多站穩腳跟是郵政快遞的突破點。
通過這件事,至少可以明白拚多多某些商品那麼便宜的原因。
我有個同事,月薪上萬,她曾經在拚多多買了5斤海白菜,花了不到10塊。她還安利我一起購買,因為每次買回去就是一大箱,可以吃很久。
很多人認為,拚多多都是假貨,誰買誰上當。但不可否認,拚多多很多產品的確很便宜。無論我們收入是高是少,有便宜可撿,都不會輕易錯過。即使吃虧了,花的錢也不多。下次有便宜撿,可能我還是會買。
前不久,拚多多拿出百億補貼, iPhone 11係列手機銷量同比2018年9月20日同期的iPhone新機銷量增長20倍。即使高端產品,隻要降價,無論是拚多多還是拚夕夕,照樣不愁銷量。
拚多多上麵的東西為什麼那麼便宜?因為便宜更有市場。實際上,價格便宜一方麵來自商家讓利,另一方麵來自平台的補貼。
1、 拚多多入駐門檻低,無論是山寨、假貨、三無還是物美價廉,都能開店。平台主要針對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他們收入不高,價格低廉的產品更容易吸引他們購買。而且商家為了銷量,也會做出一些價格讓利,這就使成本不高的產品,價格更加便宜,更有優勢。
2、 對品牌旗艦店而言,實際上各個平台差距並不大,但拚多多偶爾會進行補貼,刺激銷量增長,補貼的力度會高於其他平台,吸引了一部分消費者。
3、 還有一個原因,產品是山寨。比如搜索堅果類產品,首頁的店價格都非常便宜,而且名字都叫每日堅果。但仔細分辨,會發現他們的包裝類似,但品牌不一樣,大多是雜牌。很多人對品牌並不了解,會誤以為這就是正品,留下拚多多價格很便宜的印象。
當然還有其他方麵的原因,比如進貨渠道、廠家直銷等。
拚多多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它也在不斷地進行改變和優化,至少我在搜索“手機”時,沒有再發現OPSSON、VIVK、MLLED米藍、VIV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