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的印度著名電影?
說到印度電影,大多數人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大概是載歌載舞的寶萊塢。但作為一個多種族、多語言、擁有著豐富曆史文化背景的國家,印度的電影也是非常多元化的。從「印度新浪潮」到後來的「平行電影」運動,這些區別於主流的「」一直在印度電影裏占有一席之地。
印度新聞網站livemint的這篇長文著重追溯影響了印度電影近50年的「平行電影」運動。「平行電影」多以寫實和自然風格拍攝, 著眼討論社會問題。
在1969至2018的50年間,本文作者選取了50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每年一部,並對一些具有特別意義的電影做了簡略的提及。
50部影片絕大多數都是「平行電影」的代表作或受其影響的重要作品,其餘還包括很多極具產業和社會意義的作品,尤其是紀錄片。
由於很多冷門影片由於資料甚少,片名都采取了直接音譯或是英文片名的直譯。

1969年,巴蘇·查特吉執導的廚槽現實主義劇情片《廣袤的天空》(Sara Akash)、莫利奈·森執導的幽默喜劇《肖姆先生》(Bhuvan Shome)和瑪尼·考爾執導的低成本且實驗性的《我們每日的麵包》(Uski Roti)先後登陸印度影壇。

《廣袤的天空》(Sara Akash)
三部影片之間並沒有什麼相似之處,除了都遠離主流電影,並且給人一種開啟了新紀元的感覺。
這類電影很快得到了一個標簽——「平行電影」——知名電影人也逐漸湧現,包括導演(夏姆·班尼戈爾、戈溫德·尼哈拉尼、薩伊德·米爾紮),演員(絲米塔·帕蒂爾、歐姆·普瑞、納薩魯丁·沙、莎巴娜·阿茲米),攝影師(K.K.馬哈詹、維仁德拉·塞尼)以及作曲家(凡拉·哈蒂爾、拉加·霍拉基爾)。

夏姆·班尼戈爾
該電影運動的黃金時期在1973年至1985年之間,電影學院的學生得到了印度國家電影發展公司的有限資助,希冀拍攝出改變社會的電影。
「平行電影」如今已經被獨立電影和藝術電影等概念替代,不過借此時機,本刊對時隔半世紀的這場電影運動進行一次回顧。
我們挑選了50部電影,每年一部,要麼是影響力卓著的,或者是籍籍無名、被嚴重低估的。這些影片當然不單隻屬於「平行電影」的範疇,還有藝術電影、「中產階級電影」、實驗電影、先鋒電影、紀錄片、獨立電影等等。
我們的選擇範圍僅限於印地語電影;如果考慮其他語種的電影,反倒對它們不利。流媒體平台使得電影能被更多的觀眾看到,所以我們也在每段介紹的末尾加上了可以觀看影片的平台。
經典電影的價值是無法衡量的——縱然在當時它們可能不是。印度的影迷們一直對於西方語境裏印度電影的缺失感到惋惜,說來說去也隻有薩蒂亞吉特·雷伊、李維克·伽塔克、古魯·杜特和瑪尼·考爾等人在國際上比較有認知度。

薩蒂亞吉特·雷伊
鑒於這一點,我們在選片時也會盡量放棄一些已經得到國際聲譽的電影,比如《一半真相》(Ardh Satyas)和《朋友們,算了吧》(Jaane Bhi Do Yaaros),更傾向於選取同樣具有價值、但鮮有人探討的影片。
以下的50部影片均附有可供延展了解的片目,算作我們對於重新發現印度中的經典的一點努力。
1969:《肖姆先生》
(Bhuvan Shome)
導演:莫利奈·森
考慮到孟加拉藝術電影對「平行電影」的影響,可以說有位孟加拉導演對這場電影運動的發起貢獻頗大。作為運動的先聲,《肖姆先生》帶來了全新的衝擊——一連串激昂的音符,正當我們奔馳於火車軌道上之時。

森的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古板的官僚(烏特帕爾·達特飾演)前往古吉拉特邦打獵的故事,影片結合了全球各種「新浪潮電影」的趣味——動畫片段、定格圖像、攝影機的自反鏡頭——以及薩蒂亞吉特·雷伊和比麥爾·洛伊的現實主義風格。
他還為影片中的失業青年(阿米達普·巴強飾演)配了畫外音。(觀看渠道:YouTube)
更多佳作:《廣袤的天空》《我們每日的麵包》《七個印度人》(Saat Hindustani)
1970:《敲打》(Dastak)
導演:拉讚德·辛格·貝迪
作為薩達特·哈桑·曼托和伊斯梅特·舒戈泰的同胞,作家拉讚德·辛格·貝迪拍攝了「平行電影」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將「進步文學運動」的薪火傳到了夏姆·班尼戈爾、M.S.薩斯烏和其他七十年代心係社會的導演手中。

《敲打》改編自貝迪自己的劇本《搬新家》,講述了一對年輕的穆斯林夫婦搬到一個新公寓,卻發現前住戶是一位性工作者,以至於仍然還會有人上門招妓。
這部電影身上明顯可以看到比麥爾·洛伊的影響,比如昏暗的攝影(卡瑪爾·波斯)和人物心理上的不安,貝迪曾為洛伊寫過《戴維達絲》(Devdas)和《莫圖莫蒂》(Madhumati)。
影片的兩位主演瑞哈娜·蘇丹和桑吉夫·庫馬爾緊接著又合作了一部電影,觸及了當時仍被視為禁忌的性工作議題——巴布拉姆·伊薩拉的《奇塔娜》(Chetna)。
更多佳作:《庫達爾》(Koodal)
1971:《阿努布哈》(Anubhav)
導演:巴蘇·巴塔查裏亞
我們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時間都用來睡覺,《阿努布哈》裏的人物花了三分之一的時間來沉思——六十年生命中的二十年。貫穿這部實驗電影的主題是時間流逝,以及它如何讓人際關係僵化。

米塔(塔努嘉飾演)和阿馬爾(桑吉夫·庫馬爾 飾演)是一對彼此了解甚少的夫妻。為了表現這種凝滯的狀態,巴塔查裏亞選用了自然聲、出乎意料的定格鏡頭和自覺的布萊希特式表演技巧。
塔努嘉以一段絕妙的獨白結束了他們的困境,這段表演或許會讓人想起英格瑪·伯格曼。
更多佳作:《虛鏡》(Maya Darpan)
1972:《阿比德》(Abid)
導演:普拉莫德·帕蒂
很難讓人相信的是,六七十年代最離奇古怪的作品居然出自政府的新聞影片部門。從雷伊到古澤爾,很多導演都致力於拍攝優秀的長片,而S.N.S.塞斯崔、普拉莫德·帕蒂和S. 蘇克戴夫組成的三人小團體則推動了短片的發展。

《阿比德》時長僅有五分鍾,是一次波普藝術的爆發,藝術家阿比德·蘇爾蒂在一間不斷變換裝潢的房間裏擺出各種造型,同時更換一係列的超大號眼鏡、帽子和五顏六色的襯衫(蘇爾蒂對此解釋說,整個理念是為了表達「藝術家的誕生,他創造了作品,隨即去世,但作品永存」。
維傑·拉戈夫·勞汩汩作響的電子配樂,與狂亂的影像相得益彰。(觀看渠道:YouTube)
更多佳作:《印度一瞥》(This Bit Of That India)《努力》(Koshish)《心上人的家》(Piya Ka Ghar)
1973:《灼熱的風》
(Garm Hava)
導演:M.S.薩斯烏
不久前,《灼熱的風》還像聖杯一樣——一部尋常人無法得以觀賞的經典之作。這部以私密視角講述「印巴分治」後遺症的影片最近進行了修複,終於可以讓觀眾更好地了解它劃時代的意義。

巴爾拉傑·薩尼每個細小的舉動都顯露出悲傷:一個眼神的流轉或一根敲擊地板的手杖。當一位將死的老人被抬回她的婚房,鏡頭的構圖和配樂掀起了她首次來到此地的回憶。
許多關於「印巴分治」的影片都訴諸於令人毛骨悚然的暴力,而《灼熱的風》的暴力更為微妙——它講述了串連著整個世界的紐帶的土崩瓦解。
更多佳作:《懸疑》(Duvidha)
1974:《27高地》(27 Down)
導演:奧塔·克裏希納·柯爾
這是早夭的柯爾唯一存世的作品——也是獨一無二的非凡傑作。M·K·拉伊納飾演一個隨波逐流的鐵路工人,無法逃脫其父親的陰影。
柯爾與攝影師阿普巴·基肖爾·比爾合作,以煤炭般烏黑又夢幻的黑白影像紀錄了孟買和孟買火車的風貌。

影片的高潮精彩絕倫,乘客從火車中傾湧而出,抵達空蕩蕩的車站——尋常的時刻也變得有魔力一般。(觀看渠道:Hotstar)
更多佳作:《幼苗》(Ankur)《夜來香》(Rajnigandha)《發現》(Avishkaar)
1975:《徹蘭達大盜》(Charandas Chor)
導演:夏姆·班尼戈爾
班尼戈爾的《幼苗》是印度新浪潮的開山之作,但其第二部作品被人遺忘的程度有點令人費解。

《徹蘭達大盜》改編自哈比卜·坦維爾的劇本,關於一個對當權者坦誠交待的大盜,是對階級和宗教嘲諷得最為辛辣的影片之一,並且打通了電影院和民間戲院之間的隔閡(當然這要感謝講恰蒂斯加爾語的民間劇團)。
此外,它也是一部充滿想象力和幽默的電影,戈溫德·尼哈拉尼的黑白攝影非常優美,絲米塔·帕蒂爾貢獻了自己的銀幕處女秀。
更多佳作:《願望》(Nishant)
1976:《邦加》(Bonga)
導演:昆丹·沙阿
就讀於印度電影電視學院,外表嚴肅的沙阿其實對粗俗滑稽劇別有見解,並且拍了一部出人意料的畢業作品——一部向卓別林、戈達爾和美國黑幫電影致敬的電影。

這部無對話、時長23分鍾的《邦加》關於一場銀行劫案,但情節卻和劫案無甚聯係;真正重要的是節奏和洋溢的情感,以及一位導演尋找自己聲音的感覺。
沙阿此後將這部短片翻拍成了《朋友們,算了吧》;薩蒂什·沙阿在影片中必須像木乃伊一般「休息」的原因之一,大概是他的精力太過充沛了。
更多佳作:《擠奶工的二三事》(Manthan)《猴山謀殺案》(Murder At Monkey Hill)《長官戈希拉姆》(GhashiramKotwal)
1977:《阿拉普》(Alaap)
導演:赫施凱什·穆凱爾吉
阿米達普·巴強和瑞哈的搭配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奇特的選擇,但《阿拉普》是巴強最少有人知的作品之一。

這部影片是對古典樂的一次致敬(由賈伊德夫作曲),而且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巴強在主流大片《力量》(Shakti)、《酒徒》(Sharaabi)中的角色,雖然這些大片更為戲劇性。
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阿拉普》或許還能吸引一些觀眾,但在1977年,它幾乎無人問津。
更多佳作:《下棋者》(Shatranj Ke Khiladi)《家》(Gharaonda)《角色》(Bhumika)
1978:《艾文德賽的奇異命運》
(ArvindDesai Ki Ajeeb Dastaan)
導演:薩伊德·米爾紮
米爾紮的首部電影以窮苦的地毯製造商的影像開篇和收尾,但影片的主角艾文其實是一個含著銀湯匙出生的年輕人,該角色由英俊、稚氣未脫的迪利浦·達瓦飾演,艾文的父親是一個成功的商人,艾文意識到了世界的不公,卻無能為力。

影片的聲音設計不同尋常——重疊的對話、低語,結束時爆炸性的打擊樂聲——帶我們走進艾文的內心世界。(觀看渠道:Hotstar)
更多佳作:《忍》(Gaman)《麵孔》(An Encounter With Faces)
1979:《電影至上》
(Cinema Cinema)
導演:克裏希納·沙阿
這部影片星光熠熠,達爾門德拉和希瑪·瑪麗妮居然都隻是配角。此外,《電影至上》還有著優良的「平行電影」血統:攝影師K.K.馬哈詹、配樂師維傑·拉戈夫·勞、B.D.加爾加和P·K·拿爾擔任研究員。
影片可以視作一部引人入勝的曆史課程,帶觀眾回顧了從默片時代到七十年代的印度電影。

導演沙阿的拍攝題材非常廣泛,從犯罪題材的《愛之居所》(Shalimar)到驚悚喜劇《硬搖老僵》(Hard Rock Zombies)。(觀看渠道:YouTube)
更多佳作:《禮拜》(Griha Pravesh)
1980:《觸摸》(Sparsh)
導演:賽·帕蘭吉耶
帕蘭吉耶最受歡迎的電影是相對溫暖、幽默的《天生的一對》(ChashmeBuddoor)和《故事》(Katha),《觸摸》比這兩部出現得更早,是關於失明的校長和守寡的音樂老師之間的一個略顯沉鬱的故事。

這部表演細膩的影片以其工作方式出名——影片在一個盲人學校取景,出鏡的小孩也都是失明的。
且極其追求真實性,特別是納薩魯丁·沙的表演,展露出了他角色個性中出人意料的一麵,即其近乎受虐的演技,也是繼阿爾伯特·平托之後,納薩魯丁又一個「憤怒青年」的角色。
更多佳作:《受傷者的哭泣》(Aakrosh)《為什麼阿爾伯特·平托會憤怒》(Albert Pinto Ko Gussa
1981:《判決》(Sadgati)
導演:薩蒂亞吉特·雷伊
歐姆·普瑞、蒙罕·阿加什和絲米塔·帕蒂爾一同出現在一部關於種姓製度壓迫的八十年代電影裏,聽起來像是戈溫德·尼哈拉尼或夏姆·班尼戈爾的電影,但《判決》這部電視電影是雷伊在《下棋者》之後的首部印地語電影。

影片改編自普列姆昌德的小說,關於一個婆羅門祭司對一個低等種姓鞋匠的虐待,故事充滿了即將爆發的憤怒,但有一個恰當的、詩意的結果。
這是雷伊與印度「平行電影」最靠近的時候,《判決》應當同1982年的紀錄片《薩蒂亞吉特·雷伊》一起觀看——該片由班尼戈爾執導,尼哈拉尼攝影,影片中還有一段雷伊指導普瑞和帕蒂爾為《判決》配音的畫麵。
更多佳作:《天生的一對》
1982:《辣味食品》(Namkeen)
導演:古澤爾
相比其他「中產階級電影」導演,古澤爾在主流電影和藝術電影之間更加遊刃有餘,尤其是在這部優美的、極具觀察力的電影裏,他請到了一眾豪華卡司——瓦希達·拉赫曼、莎米拉·泰戈爾、莎巴娜·阿茲米和桑吉夫·庫馬爾。

故事講述了村子裏的幾位女性與巨大困難做抗爭。可能對於許多人來說,影片的結局有些悲觀,但古澤爾同年的另一部喜劇電影《葡萄》(Angoor)正好做了一個中和。
更多佳作:《意義》(Arth)《勝利者》(Vijeta)
1983:《上升》(Arohan)
導演:夏姆·班尼戈爾
班尼戈爾電影裏的自省性、以及渾然天成的敘事技法,並不常為人稱道。他1999年的電影《衝突》(Samar)即體現了這些要素,更早的就要數《上升》,其開場戲非常驚豔。

歐姆·普瑞以本名出演,通過獨白介紹了即將開演的劇情——關於孟加拉六十年代對雇農的剝削,以及納薩爾派在起義運動中的影響。
隨即又介紹了影片的其他主演和劇組人員——在取景地隨意站著、聊天、抽煙——突然間都匆匆進入角色。
《上升》攤出了自己的底牌:看,我們已經盡力而為了,但仍然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知曉的。
更多佳作:《一半真相》《朋友們,算了吧》《故事》《第四個三角形》(Trikon KaChautha Kon)
1984:《派對》(Party)
導演:戈溫德·尼哈拉尼
想象一個房間裏的人全都是艾文德賽那樣的富二代,同時又都是自命不凡的偽知識分子。
這部結構精巧、表演精湛的電影主要講的是一場上流社會的派對,談資集中在一位放棄自己的地位為部落抗爭的詩人。

影片改編自馬赫什·埃昆科瓦的同名劇本,《派對》是空想活動家對自我的一次告發。(觀看渠道:Hotstar)
更多佳作:《胡裏節》(Holi)《克漢達爾》(Khandhar)《慕汗·焦史的傳喚》(Mohan Joshi Hazir Ho!)
1985:《沉默的》(Khamosh)
導演:維德胡·維諾德·喬普拉
八十年代中期,「平行電影」的主力軍都在以「嚴肅的」姿態拍攝「有意義的」事情(參見以上兩個影片),《沉默的》則是由非主流的中堅分子拍攝的最具娛樂性的電影之一。
喬普拉在外景拍攝場地大展身手,在這個謀殺事件裏,莎巴娜·阿茲米和阿莫·帕拉卡均出演與自己同名的演員,納薩魯丁·沙則是一名儒雅的偵探。

這部電影是典型的「元電影」,也有不少恐怖時刻——比如揭開謎題的高潮段落——如果你一個人昏暗的影院裏觀看。
更多佳作:《過去,現在,未來》(Trikal)《梅西先生》(Massey Sahib)
1986:《新德裏時報》
(NewDelhi Times)
導演:拉梅什·夏馬
《新德裏時報》是一部少有的像《焦點新聞》和《總統班底》那樣,揭露道德陰暗麵的印度電影。

沙希·卡普爾飾演一個堅定不移的報紙編輯,與政治腐敗和媒體屈從做抗爭,此議題在今天仍然與我們息息相關。
夏馬這部影片收效甚微,反而更增添了它作為一部政治驚悚片的聲望。
更多佳作:《茉莉花的婚禮》(Chameli Ki Shaadi)
1987:《辣椒咖喱》(MirchMasala)
導演:柯坦·梅赫塔
從某個層麵來看,《辣椒咖喱》——故事設定在四十年代的印度,掌控著整個村莊的中尉看上了一個女人——顯然是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寓言:尤其是影片最後的片段,壓迫者被圍困在一個臨時的「堡壘」,村民們拿起了他們日常使用的工具當作武器。

此外,觀察敏銳的細小片段也同樣值得深思:中尉一邊聽著留聲機、一邊刮胡子,同時村莊的女性逐漸團結起來,對白巧妙地揭示了兩者之間平等關係的轉變。
同年還有一部主旨相似的女權主義電影——N.錢德拉執導的《複仇》,但背景設定在現代都市。(觀看渠道:Hotstar)
更多佳作:《許可》(Ijaazat)《佩西》(Pestonjee)《八樁事》(The Eight Column Affair)
1988:《歐姆》(OmDar-B-Dar)
導演:卡瑪爾·斯沃魯普
超現實的、無厘頭的、肆無忌憚的、幻覺般的等等形容詞,都能用在這部影片身上。
斯沃魯普的實驗作品——不像瑪尼·考爾和庫馬爾·沙哈尼的那些安靜的電影——是放縱的,擁有喧鬧的音樂、豐富的色彩和耐嚼的對白。

這部充滿魔力的電影很多年間都沒有登陸院線,但有一小撮狂熱的粉絲一直在談論它的精彩,《歐姆》也終於在2014年迎來了小規模的放映。(觀看渠道:Hotstar)
更多佳作:《愛情戰車》(Pushpak)《黑暗》(Tamas)《早安孟買》(Salaam Bombay!)
1989:《做白日夢的安尼》
(In Which Annie Gives It Those Ones)
導演:普拉迪普·克瑞森
影片片名並沒有過時,但其他的一切都是過眼雲煙了。普拉迪普·克瑞森的這部作品改編自阿蘭達蒂·洛伊的劇本,關於一幫建築學的學生,是鮮少能夠抓住宿舍生活神韻的一部印度電影。

作為一群新人中的職業演員,羅珊·塞斯給死板的權威者角色賦予了一些複雜的特質。洛伊飾演一個畏縮的、理想主義的學生,其結合了莎麗服和帽子的裝束十分迷人。
影片還有一些極其簡單的魅力,比如手繪畫作和低保真度的披頭士唱片。
而且,沙魯克·汗奉獻了自己的銀幕處子秀,手臂打著石膏、留著中分的頭發、像馬普爾小姐一樣端著杯子。
更多佳作:《灰飛煙滅》(Raakh)《不要為沙裏姆哭泣》(Salim Langde Pe Mat Ro)《希德什瓦裏》(Siddeshwari)
1990:《思考方式》
(Figures Of Thought)
導演:阿倫·科普卡爾
這部39分鍾的溫暖短片由實驗性的導演科普卡爾拍攝,是對納裏尼·馬拉尼、布邦·哈克爾和維文·蘇達拉姆三位藝術家的工作哲學的一次調查。

影片優美地將藝術、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及圖像拚貼結合在一起。作為裝飾,動畫片段在片尾的幾分鍾裏讓畫作栩栩如生。(觀看渠道:YouTube)
更多佳作:《有點浪漫》(Thodasa Roomani Ho Jaayen)《醫生之死》(Ek Doctor Ki Maut)
1991:《孟買連環殺手》
(Raman Raghav)
導演:斯裏蘭姆·拉格萬
就像這個空有其名的人物,拉格萬的首部電影也如幽靈一般。它幾乎沒有公開亮相過:1991年拍攝完畢之後,它既沒有登陸院線、也沒有上電視,更沒有參加電影節,隻有極少的一次性放映和電影產業內部人士的說辭。
拉格萬接受《休息室》雜誌采訪時曾說,他的目標是「以混合了紀錄片和極端風格化的手法」講述孟買連環殺手的真實故事,拉格胡比爾·亞達夫的表演有種令人不寒而栗的真實感。

這部生猛的、富有電影文學性的影片隻有68分鍾,成為了拉格萬的一張名片。
更多佳作:《夢想之都》(Dharavi)《啟蒙》(Diksha)《小鎮》(Kasba)
1992:《以神之名》
(Ram KeNaam)
導演:阿南德·帕特華德
帕特華德的這部紀錄片記錄了巴布裏清真寺被摧毀的過程。從影片中可以看到信徒大喊著「我們將在同一個地點重建廟宇」,一句如今在推特上常見的話。

與此同時,「那些心懷巴布裏的人,我們將抹除他們的熱望」,滿載著人前往阿約提亞(譯者注:印度宗教聖地)的車裏傳來歌聲。在當代電影中不難看見相似的場景——
新聞裏也屢見不鮮(上個月,印度人民黨約基·阿迪亞娜斯就將一位穆斯林候選人稱為「巴布裏之子」。(觀看渠道:YouTube)
更多佳作:《太陽戰車的第七頭馬》(Suraj Ka Satvan Ghoda)
1993:《哭靈人》(Rudaali)
導演:卡爾帕納·拉哈米
與賽·帕蘭吉耶一道,卡爾帕納·拉哈米在「平行電影」運動發出女性導演的寶貴聲音。
雖然《哭靈人》和夏姆·班尼戈爾(拉哈米曾在他手下多次擔任助手)的電影一樣關注社會議題,但它同時也提供了非常感性的體驗,還配備了古澤爾逗趣的劇作和抒情詩,布彭·哈紮瑞卡的音樂,以及桑塔納·斯萬和達拉姆·古拉蒂生動的攝影。

蒂普·卡柏迪亞憑借對一個與哭靈人為友的達利特(譯者注:傳統印度種姓製度中地位最低、最弱勢的人)寡婦的塑造,獲印度國家電影獎的最佳女演員獎——哭靈人即被雇傭到葬禮哀悼的女人——但不能為她們自己而哭。
雖然更令人悲傷的是阿傑德·汗飾演的一位行將就木的塔庫爾(譯者注:印度對地主和貴族的尊稱)。阿傑德在影片上映前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