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西歐的城市興起時期?
一、中古西歐的城市興起時期?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古代歐洲的城市在戰火中化為一片廢墟.公元10世紀前後,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米蘭,漢堡和不來梅等中古西歐城市興起.這些城市是在一些交叉路口,商業集市和舊的城市遺址上自然形成的,它們構成了中古西歐的經濟中心.城市的興起和繁榮,刺激了西歐封建主的貪欲,他們把城市視為財富的源泉進行大肆盤剝.為了爭取自治權利,城市同封建主展開了激烈的鬥爭. 中古西歐城市的興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曆史意義.在經濟上,城市是手工業和商業相對集中的地區,它的商品經濟對西歐的封建經濟具有一定的瓦解作用.在政治上,城市,特別是那些擁有自治權的城市,成為自由的樂土,農莊裏的農奴隻要在自由的城市裏住滿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得自由身份.因此,當時有一句諺語說:"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城市還與國王結盟,共同對付封建大貴族,加速了國家的統一.在文化上,城市成為世俗文化的搖籃,各種大學紛紛在城市建立,反映市民心態的城市文學也逐漸產生,為文藝複興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二、迪斯科在什麼時期興起的?
disco是discotheque的簡稱,原意為唱片舞會,起先是指黑人在夜總會按錄音跳舞的音樂,70年代實際上成了對任何時新的舞蹈音樂的統稱。與搖滾相比,它的特點是強勁的、不分輕重的、像節拍器一樣作響的4/4拍子,歌詞和曲調簡單。
20世紀60~70年代興起,開始流行於美國黑人聚居區和拉丁美洲下層社會,很快就風靡世界。迪斯科音樂以誇張的強弱力度交替反複誘發人體內在的節奏衝動,舞步更為自由,可根據個性發揮。男女對舞時,身體接觸很少,動作也不完全一致。Disco在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逐漸失去了動力,但是它並沒有消亡---它變異為了多種的以舞曲為基礎的流派,從業餘到專業的廣泛的舞曲流行。
三、歌舞片興起於什麼時期?
歌舞片是美國電影的傳統樣式之一。這種影片產生於20年代,第一部歌舞 片是《爵士歌王》(1927),它同時也作為第一部有聲片而享譽世界電影史。《爵 士歌王》的成功,刺激了各大製片廠都以“說、唱、跳全活兒”的招牌宣傳自 己生產的影片,企圖利用新出現的音響技術在商業中獲利,結果造成短時間內歌 舞片泛濫,其中大量影片粗製濫造,結果,歌舞片的票房收入由升而降,並且一 落千丈,歌舞片幾乎被扼殺在搖籃中。
直至20世紀30年代初經典歌舞片的出 現,局勢方才有所好轉。歌舞片在30年代極為繁榮,當時也湧現了許多歌舞片 明星。歌舞片至此分為了兩大分支,一類是以唱為主,一類是以舞為主。
以唱為主的歌舞片汲取了西洋歌劇的傳統,早期拍攝此類影片的導演均具有 深遠的歐洲背景,恩斯特•劉別謙生長在德國,魯平•馬摩裏安在英國倫敦劇院 度過了學徒生涯,因此他們拍攝的《蒙特卡羅》(1930)和《愛我今晚》 (1932)都有讓人在電影院裏欣賞歌劇演出的感覺。
以唱為主的歌舞片雖然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達到了很高水平,但是構成歌舞片 這一類型主體的依然是以舞為主的影片。具有大型舞蹈場麵是以舞為主的歌舞片 走向成熟的標誌。巴斯比•貝克利的《1933年的掘金女郎》(1933)和《42號 街》(1933)正是以氣勢宏偉、場麵壯觀開拓了歌舞片的表現領域。
當時著名的 歌舞片明星是弗雷德•阿斯泰爾和琴吉•羅傑絲,他們以輕快、瀟灑、優雅的舞 姿征服了觀眾。
四、吹釉是什麼時期興起的?
吹釉是明、清時期一種陶瓷施釉技法,又稱噴釉。
用一竹筒蒙沙,蘸釉後噓氣將釉吹勻在胎上。采用吹釉的器物,其釉比較薄,吹釉的遍數視器物大小而定,多至17~18遍,少則3~4遍。其優點使器物內外著釉均勻一致,凡大型器物、薄胎及色釉製品等多采用此法。明代景德鎮首創。在舊瓷中有玻璃釉等名目,而薄釉甚至如同卵薄。
五、宋元時期市民音樂興起的原因?
宋元時期的社會,商品經濟空前發展,城市(鎮)人口急劇增長,其興旺程度大大超越了漢唐時代。
作為市民階層的貧民百姓,必須依靠出賣勞動力或進行小型商業活動才能維持生計,而他們在辛苦勞作之餘又需要有適合自身的娛樂活動來消除疲勞、放鬆精神,這樣,既為滿足市民階層需求,又為表演者、創作者和組織者提供謀生手段的市民文藝就此營運而生,並迅速影響了文人階層和統治階層,從而成長為當時的文化主流。六、中國哲學興起時期的形成是?
中國哲學發展的六個階段
一、先秦諸子階段(前770——前221年)
(一)儒家
先秦儒家主要代表人物第一是孔子,第二是孟子,第三是荀子。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孟子被後世尊為亞聖,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後一位代表人物。先秦之後,後世儒家著名代表人物還有董仲舒、程顥、程頤、朱熹、王陽明。
儒家經典一般被稱為“四書五經”,四書是《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中庸》和《大學》以前是《禮記》中的兩章,後來被獨立出來,跟《論語》和《孟子》並列,變成了四書。五經是《詩經》《尚書》《禮經》《易經》和《春秋》,《春秋》是孔子所做的魯國曆史。據說,五經原來是六經,其中包括《樂經》。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大概把《樂經》燒了,所以《樂經》沒有流傳下來。東漢時,五經和《論語》《孝經》一起稱為“七經”。到了唐代,“七經”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和《爾雅》,合稱“十二經”。到了宋代,《孟子》也被列為經,從宋代開始,這些儒家經典統稱“十三經”。也就是說,儒家“十三經”就是指《詩經》《尚書》《禮經》(記載周禮)《易經》(也稱周易)《論語》《孝經》《周禮》《禮記》(西漢戴德、戴聖解釋《禮經》的文集)《爾雅》《孟子》《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
儒家經典又有所謂的“經”“傳”“記”之分。其中《易》《詩》《書》《禮》和《春秋》稱為“經”,《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是為經書《春秋》而作的注釋,稱為“春秋三傳”。《禮記》《孝經》《論語》和《孟子》被稱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學學者的訓詁之作。
儒家一直被各朝各代統治者重用,堪稱中國傳統的官方學說。現在還有人管儒家叫儒教。其實儒家不能稱為宗教,儒家的實質是倫理學。儒家倫理思想很複雜,概括起來就八個字:仁、義、禮、廉、恥、愛、忠、孝。孔子死後,“儒分為八”,弟子們自創門派,教授自己的學說。其中以孟子和荀子為代表的兩個派別最有影響。
(二)墨家
墨家是先秦諸子中一個非常有名的派別。其創始人墨子(約前480年前400年)是春秋末戰國初的思想家,本名翟,魯國人(或說宋國人)。墨子精通手工技藝,做過大夫(相當於司局長或省裏的廳長)。墨子精通手工藝,由此可見他不僅是理論家,更是實踐家。據說他曾經用木頭做了一個“木鳶”(有人把“木鳶”解釋為全世界最早的飛機),在空中飛了三天三夜都沒有掉落。他還擅長築城防守技術,當時每個國家的首都或者大城市都要築城牆。而構築城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既是龐大的係統工程,又是高深的建築藝術。和平時期,城牆要讓外頭的人們能夠順利地進來;戰爭時期,又要能禦敵防守。《墨子》裏有很多篇幅講的就是怎麼去築城,可以說墨子是中國建築藝術的始祖之一。他的弟子把他的經驗總結成《城守》21篇。
墨子曾經師從儒學,非常崇拜堯、舜、禹,刻苦學習儒家典籍。但後來逐漸對儒家的煩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棄儒學,形成墨家學派。
墨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其學生整理的《墨子》一書中。西漢劉向收錄71篇,現存53篇。墨子的主要思想概括起來有十點:
第一,兼愛。基督教也呼籲兼愛,任何宗教看上去都呼籲兼愛,問題是呼籲歸呼籲,等碰到異教徒的時候它們就不這麼想了。墨家主張要兼愛,就是人人平等,互助互愛。 第二,非攻。非攻不是完全反對戰爭,而是反對侵略戰爭。非攻就是否定進攻,即不要主動去打別人;但是別人要來打你,你當然要自衛,要不然為什麼要寫21篇《城守》呢?
第三,尚賢。墨子主張以賢能來區別有識之士,不分貴賤,唯才是舉。
第四,尚同。墨子推崇上下同心為社會服務,為社會興利除弊。而不是你想你的、我想我的。所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並不完全是儒家的思想,先秦的思想家們很多也有這個思想。
第五,天誌。就是要掌握自然規律。
第六,明鬼。鬼就是前人。明鬼,就是要明白前人的東西,就是要尊重前人的智慧和經驗。
第七,非樂。墨子特別不喜歡儒家的煩瑣禮樂。儒家崇尚周禮,就是什麼樣的人應該行什麼樣的禮儀,什麼等級的人應該聽什麼音樂,都進行了特別詳細的規定。非樂就是要擺脫區分等級的禮樂束縛,廢除編鍾製造和演奏。這簡直就是跟儒家對著幹。
第八,節用。即節約以擴大生產,反對奢侈享樂。所以墨家的人每天都參加勞動,拒絕奢侈享樂之風。
第九,節葬。就是不把社會財富浪費在死人身上。
第十,非命。就是不相信天命,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可以對比一下,儒家說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兒會打洞,告訴人們要相信天命。在這一點上,墨家也是跟儒家對著幹的。
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愛、節用和尚賢,也就是我們要互相愛護,要節約,同時要以賢能來拔擢任用人才,而不是世襲貴族地位或者用錢買官。這些思想,對於今天來說,也是具有實際意義的。
墨子死後,“墨離為三”,分為了三個別派。
(三)道家
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他提出了一個以“道”為核心的係統完整的宇宙觀。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哲學思想,有人說他通過相對主義走向了懷疑論和不可知論。其實我是不同意這個觀點的,但是我們可以立此存照。我個人認為,若論中華文明的原創性和中華文明對世界哲學的貢獻,道家是大於儒家的。儒家實際上是一種關於國家治理的學術,也就是倫理學。什麼叫倫理學?倫理學就告訴你怎麼做才是對的,就是要明確什麼是善。而道家則是真正的哲學,是我們中華民族原創的哲學。
(四)法家
法家先驅為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奠基人也就是最後使之成為完整學說的是戰國時期的李俚、商鞅和申不害等人。
戰國末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前475年前221年)。他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同時,他兼收並蓄,部分繼承了老子和荀子哲學,自成一派。
韓非,戰國後期的韓國王族,口吃、不善言辭,可是非常善於寫作。韓非的學說為中華民族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製國家秦帝國的誕生提供了理論依據。
韓非的主要觀點是反對複古,主張因時製宜,攻擊儒家的“仁愛”思想,主張法治,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推崇君權神授。反對複古,就是不要厚古薄今,不要覺得古代啥都好,今天不好。他一說君權神授,皇帝肯定都喜歡聽他說這個話,所以後來韓非的學說紅極一時。
韓非寫作勤奮,主要著作為《韓非子》,有55篇,約10萬字,其中有很多名篇,如《五蠹》《孤憤》《內外儲說》《說林》《說難》。
秦始皇看了《韓非子》後,非常喜歡。聽說韓非是韓國人,就動用大兵攻打韓國,索要韓非。韓王就派韓非去秦國求和,秦始皇就把韓非留下來並準備重用。秦始皇的宰相李斯是韓非的同學,李斯知道韓非有多麼厲害,覺得韓非一來秦國,自己宰相的位置可能就坐不穩。所以李斯經常向秦始皇進讒言,說韓非一心一意向著韓國,老勸你別打韓國而去打別的國家,等你跟別的國家打得差不多了,這個時候韓國一出兵,不是把秦國就占了嘛,所以韓非是個奸細。秦始皇聽信了李斯的讒言,最後將韓非投入監獄並毒死了他。雖然韓非因李斯陷害而死於非命,但是秦國采用了韓非學說,最終一統天下。
(五)名家
名家也是戰國時期的一個學派,以專門討論名實關係和概念同異而著名,代表人物是惠施(約前370年前310年)和公孫龍(約前325年前250年)。這兩個人後來都出現在道家著作中。惠施是戰國中期宋國人,後來成了莊子著作中的反麵典型。比如在《莊子》中,惠施跟莊子討論“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問題。公孫龍是戰國末期趙國人,他的著作叫《公孫龍子》。名家討論的名和實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就是討論概念是怎麼組成的,也就是追究這個概念和那個概念為什麼不同?這個問題看起來好像很枯燥,實際上卻很有意思。
(六)其他學派
除此之外,先秦諸子還包括陰陽家、兵家、農家、縱橫家、雜家等等學派。因為有一些人哪一派都不算,後來為了方便,就將他們歸到一個門類,叫雜家。
先秦諸子時期是輝煌燦爛的。我認為隻有古希臘哲學才可以跟先秦諸子的思想相比,古羅馬哲學都不行。先秦諸子時期,中國哲學思想層出不窮、百舸爭流,真是蔚為壯觀。很可惜的是後來沒有延續下來。中華民族的文明,絕大部分都可以歸根到先秦諸子。
二、兩漢經學階段(前206年——220年)
秦王朝用法家思想多,以至於秦始皇後來焚書坑儒。漢朝(前206年220年)建立以後,一度“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代成為使儒家思想變成國家學術的最重要時代。因此,繼先秦諸子之後,中國哲學發展進入第二個階段,即兩漢經學階段。兩漢經學是以先秦儒家思想為經典發展起來的經院哲學體係,主要思想是宣揚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兩漢經學代表人物是西漢的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
(一)董仲舒
董仲舒認為,天與人相互感應,因為天與人皆有陰陽。陰陽消長的原因,在於五行的“相生”和“相勝”。陽體現天的恩德,陰體現天的刑罰,天“親陽而疏陰,任德而不任刑”(《春秋繁露?基義》)。
董仲舒根據“天人感應”說,認為祥瑞或災異是上天對皇帝的希望或譴責。按照他的學說,如果哪裏出現了祥瑞,那就是上天對皇帝的表揚;如果哪裏發生了大洪水或者下了大暴雨,刮了龍卷風,皇帝則是要下“罪己詔”的就是說皇帝當得不夠好,招致上天警告、處罰,所以皇帝要對自己責罪並詔告天下。
董仲舒的君權神授論認為,皇帝就是上天的兒子,是上天派他來統治天下的,所以後來皇帝就叫天子。在儒家人物中,對曆史影響最大的,第一個是孔子,第二個就是董仲舒。董仲舒比孟子還厲害,因為沒有董仲舒,就不會有漢朝的“獨尊儒術”這一曆史大事。
董仲舒還提出“性情”說,認為性是先天的素質,包括貪仁或者善惡,情是“人欲”;性和情是不一樣的,性是先天的,情是後天的。他認為,人性中包含了很多的善。既然人生下來是善的,怎麼會有人變成惡人,怎麼會有罪犯呢?董仲舒說,人性中本來就有的天生的善要變成現實的善,還需要嚴格的修煉。這種修煉必須遵照“三綱五常”進行,這種善才能夠修煉成功。
“三綱”就是君臣、父子、夫妻的主從關係,即君是臣的綱,父是子的綱,夫是妻的綱。“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董仲舒將這“五常”立為全體中國人修身正己的道德要求。從孔子、孟子開始,儒家的理想就是要給社會設定一套道德規範,就是說你怎麼做才算對,你怎樣才是一個好人,你怎樣才是善。董仲舒給這個理想提供了一個具體的操作模式,這就是“三綱五常”。夫為妻綱,就是說當老婆的必須要老公的話,聽老公話的老婆就是好老婆,不聽老公話的老婆就不是好老婆。“三綱五常”為封建社會樹立了一整套社會道德規範。君為臣綱,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為子綱,就是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你這個當大臣的,如果皇帝讓你死,你馬上就得死,要不然你就屬於壞人;你馬上死了就是好人,雖然你死了,但是你是好人。今天聽起來這很愚蠢吧,但是那個時候的人就是這麼想的。對於皇帝來說,當然是太好了:我的大臣要都這麼想的話,這事不就好辦了嘛,工作就好做了,隊伍就好帶了。所以皇帝理所當然就支持“三綱五常”。
董仲舒還提出“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他說的這個道不是道家那個道,而是指封建社會的最高原則。其實他就是說,隻要是天不變,皇帝就不變。為什麼呢?因為皇帝是天子,是天派他來統治大家的,你是大臣就老老實實當你的大臣,你是農民就老老實實當你的農民。“天不變,道亦不變”,就是把皇帝神聖化、絕對化,大家不能推翻皇帝。這也就是說,董仲舒將封建統治秩序神聖化、絕對化了。
(二)兩漢經學的地位
兩漢經學是中國文化在先秦學術大發展的基礎上以儒家為主所進行的第一次綜合。其“天人感應”論給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罩上了神學的色彩。其“三綱五常”的倫理規範,一方麵是對先秦儒家崇尚仁義、注重個人修養思想的繼承,另一方麵則是從社會製度的角度,以明顯的自覺意識,從社會控製的角度,對先秦儒家修養論的理論性發展。其陽德陰刑、獨尊儒術的主張,則反映了儒家學說與封建專製王權相結合,為專製王權服務的自覺性。因此,儒家思想在兩漢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儒家從此和封建專製皇權結合成一體,所以就有了漢代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那以後,雖然後來在唐朝時有一段時間經受了佛學的衝擊,但是從嚴格意義上講起來,沒有什麼其他家的思想能威脅到儒家的地位。
三、魏晉玄學階段(220年——419年)
魏晉玄學的“玄”,出自於老子《道德經》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實際上,這也是道家比較興盛的一個過程。魏晉學者當時研究的主要是三部經典《老子》《莊子》和《易經》,通稱為“三玄”。
魏晉玄學以“三玄”思想為骨架,從兩漢繁瑣的經學解放出來,企圖調和“自然”與“名教”(儒家封建禮教)的一種特定的哲學思潮。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本末有無”問題,即用思辨的方法討論關於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問題。也就是說,它以一種遠離“事物”與“事務”的形式來討論事物存在根據的本體論形而上學的問題。魏晉玄學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次企圖使中國哲學在老莊思想基礎上建構把儒道兩大家結合起來的哲學嚐試。
也可以說,魏晉玄學主要是用老莊思想糅合儒家經義,以代替衰微的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具有高度抽象的思辨形式。玄學家大都是所謂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他們以出身門第、容貌儀止和虛無玄遠的“清談”相標榜,成為一時風氣。在“清談”中,雖然也有人(如嵇康等)主張毀棄禮法,但多數依然維護著儒家的倫理觀念。魏正始年間(240年249年四月),何晏作《道德論》,王弼注《老》《易》,皆提倡“貴無”,認為“名教”(倫理綱常)出於“自然”,主張君主“無為而治”。其後魏晉之際向秀和晉郭象注《莊子》,也認為“名教”和“自然”一致,封建秩序是天理的自然;但認為“無不能生有”“物各自造而無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裴Q作《崇有論》,更明顯地與“貴無”說相對立。東晉以後,玄學與佛學趨於合流,張湛《列子注》,顯然受佛學影響;般若學各宗,則大都用玄學語言解釋佛經。於是佛學漸盛,玄學漸衰。
四、隋唐佛學階段(581年——907年)
中國哲學發展的第四個階段叫隋唐佛學。事實上,隋唐是佛學真正對儒家學說產生衝擊的時期。唐朝皇帝李淵(唐高祖)非說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後裔,因為老子姓李,唐朝皇帝也姓李。他找了幾個學者一研究,說往上追溯多少多少代,他就變成了老子的後代,並追封李耳為太上玄元皇帝。既然唐高祖是老子的後代,他當然就要尊道家學說,唐朝有一段時間非常尊崇道家。後來,隨著佛學流傳,皇帝也開始信佛。所以,那時候道家和佛學的流行,對儒家學說產生了很大的抑製作用。但是因為儒家學說對於統治者實在是太有利了,所以它一直沒有被廢除。後來,道家和佛學就不占統治地位了,儒家卷土重來。
佛教入華是在兩漢時期的公元前後。魏晉時期佛學依附於道家玄學,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東晉大和尚道安。道安創立了佛學中的“本無”一派,以絕對的“無”來解釋佛教經義。佛教入華,首先依附中國本土的道家學說,使得佛教傳播迅猛。這也是後來出現中國本土佛教教派禪宗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看佛教的禪宗,其實有很多道家的痕跡。
到了南北朝(420年589年),佛學開始獨立發展。來自西域的大和尚僧肇、鳩摩羅什進入長安,他們用嚴格的邏輯形式論證佛學經義,標誌著佛學真正開始在中國獨立流傳。 佛教中國化完成於隋唐(581年907年)。其代表是禪宗的六祖慧能和唯識宗的唐僧玄奘。
慧能的師傅是禪宗五祖大滿禪師弘忍。有一天,弘忍在湖北黃梅山寺院讓弟子們作詩,選拔繼承人。大家認為繼承人非大弟子神秀莫屬,他寫的詩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試,勿使惹塵埃。”大家紛紛讚:“妙!”那時候慧能實際上隻是一個小弟子,從來不顯山不露水的。慧能也作了一首詩,是直接針對神秀的。慧能的詩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從佛學角度看,慧能的立意比神秀高多了,因為佛學本身講的就是無。慧能的詩讓眾人無語了,但得到弘忍首肯。五祖弘忍後來就把衣缽傳給了慧能。但是神秀不幹,所以有一段時間兩人爭得很厲害,神秀的弟子甚至對慧能展開追殺。後來,禪宗就分為北宗和南宗,北宗領袖是神秀,南宗領袖是慧能。
五、宋明理學階段(960年——1644年)
兩漢經學奠定了儒學的基本架構,隋唐時期儒家地位有點動搖,但是到了宋明時期,又回到儒家來了。這就是中國哲學發展的第五個時期宋明理學。
理學是一種對儒家經典的新解釋。它以“理”或“道”為哲學基本範疇,探討“性命義理”,故稱“理學”。
理學主要興起於北宋(960年1127年),嘉佑治平年間(10561067)獲得極大的發展,興盛於南宋(1127年1279年),宋理宗趙昀時成為官方哲學,後經金(1115年1234年)、元(1206年1370年)、明(1368年1644年),至清朝(1644年1912年),逐漸衰落。
(一)理學大家
理學創始人周敦頤(1017年1073年),道州(今湖南道縣)濂溪人,號濂溪先生。他吸取道家學說,糅合《周易》,寫了《太極圖說》和《通書》,成為理學經典文獻。他提出的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欲、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為後世的理學家反複討論和發揮,構成理學範疇體係中的重要內容。
程顥(1032年1085年)、程頤(1033年1107年)兄弟以“理”作為哲學最高範疇,提出了非常係統的理氣說、有對論、人性論、格物致知說等。
南宋朱熹(1130年1200年)繼承和發展了二程(程顥和程頤兄弟)學說,吸取其他理學家著作精華,成為理學的集大成者。這也就是說,二程兄弟把理學理得很清楚,而作最後總結的則是朱熹,宋明理學因此也叫“程朱理學”。朱熹很推崇程顥、程頤、張載、邵雍、司馬光和周敦頤,將這六個人尊稱為“北宋六先生”。
(二)理學的衰落
在元朝的時候,元成宗鐵穆耳提倡“理學”,以朱熹等人疏纂的五經為科場考試標準,“定為國是”,使理學成為官學。所以理學在元代的影響超過宋代。
明末清初至清中期,中國出現了啟蒙主義思潮。王夫之和顏元、戴震等對理學展開大批判,引入唯物主義哲學體係,終結了理學。李光地等編纂《性理精義》等書,成為理學衰落的標誌。
(三)理學的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二程提出的理學的認識論。後來,朱熹把它發展為“即物窮理”。明代王守仁(1472年1529年)提出“致良知”,認為格物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就是把自己內心的良知反映到身外的萬世萬物中去,從而完成由內向外的認識。格物致知是理學的核心概念之一。
“格物致知”出自《大學》,即“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格物致知”這個詞就是出自這一段。這一段其實是說要平天下,首先就要格物。
程頤說:“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對於格物的做法,程頤說:“須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程頤還說:“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則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程頤認為,“格”就是要通過研究來徹底弄清楚道理,具體做法實際上就是科學研究,你今天去研究一件事情,明天又研究一件事情,到了一定的程度,你就會發現其實所有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朱熹強調窮理離不開格物,即格物才能窮理。物之理窮得愈多,知也就愈廣。他認為,從格物到致知是從積累有漸到豁然貫通的過程,所以必須“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最後“篤行之”(禮記?中庸),而且“窮理須窮究得盡,得其皮膚是表也,見得深奧是裏也”。因此,“格物”就是研究事物;“致知”就是達到真知灼見,找出正確答案,增長知識,找到人生和生命的正確答案。
六、清代樸學階段(1644年1912年)
(一)樸學誕生的曆史背景
清王朝(1644年——1912年)的建立,是北方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對於中原文化來說,滿清王朝還是異族文化。因此,滿族文化和漢文化在清朝初年產生了尖銳的衝突。雖然從武力上清王朝滅亡了明朝,清王朝統治了中國,但是一大批人尤其是文化人認為滿族是少數民族,內心不願意服從清朝統治。清政府強力打壓漢族知識分子,順治、康熙、乾隆年間文字獄層出不窮。什麼叫文字獄呢?它是清朝時因文字犯禁或以文字羅織罪名清除異己而設置的刑獄,是滿清統治者樹立權威、維護政權的一種手段。為了迫使全體臣民懾服,清朝文字獄“株連極廣”,不僅須滅九族,所有撰稿者、作序者、校對者、抄寫刻字者以及購書者,“一個也不能少”“皆不免於難”。我們常說康乾盛世,從人口發展、財富增長、版圖擴展上,這些都能算盛世,但是在學術上,康乾時代卻非常慘淡,出了一大堆駭人聽聞的文字獄。
文字獄的殘暴終於讓文人都不敢談國事,隻好逃避於考據學問中以遠禍。於是,學術領域出現了“家談許鄭、人說賈馬”(許慎、鄭玄、賈逵、馬融,都是漢代著名經學家),有時治學完全成了“為考證而考證”,純粹以音韻、訓詁為主導的考據學大興,成為學術主流。在這種背景下,清代學者繼承漢儒學風而治經的考據訓詁之學,稱為樸學。
(二)樸學特點
我們今天有很多做學問的標準,實際上都是奠定於樸學。比如梁啟超概括乾嘉學派基本特點,其中有“凡立一義,必憑實證”,就是說做任何學術,都得有證據;“選擇證據,以古為尚”,就是說提出的證據越古老越好;“孤證不為定說”,就是說僅憑一條孤立的證據,就不能說一個結論已經站得住;“喜專治一業”,就是說在某個領域裏深入求索;還有“文體貴樸實簡潔”等。
清代樸學的“樸”,是指治學態度、方法的質樸和文風、文體的樸實。樸學反宋明理學形式,采用兩漢治學方法,故稱“漢學”。因為樸學盛行的年代主要是乾隆和嘉慶兩朝(1736年1820年),所以又稱乾嘉學派。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乾嘉學派治學確實不華麗、不豪放,但它是非常具有學術素養的理論門派。
清代樸學重視考據、訓詁,學風平實、嚴謹,以經學為中心,衍及文字音韻、名物訓詁、史籍考訂、方輿地誌、天文曆算、金石樂律等方麵,通過校勘收集古代文獻,對中國傳統學術進行了係統整理與總結,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天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能夠傳承下來,跟清朝的樸學有非常大的關係。比如《康熙字典》就是這一時期的成果。
(三)樸學鼎盛期
樸學鼎盛期就是乾嘉學派,主要代表人物是黃宗羲、顧炎武、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等人。他們主要從事的工作是詮釋“十三經”。在詮釋“十三經”的過程中,對小學(文字學)、音韻、金石、校勘、目錄、史學、天算(天文曆算)、水地(水係、地理)作了非常好的梳理,極一時之盛。
乾嘉學派有兩大分支。一個分支是“吳派”,代表人物為惠棟,特點是“唯漢是信”。他們認為漢代對於“十三經”的整理和解釋是最正確的,推崇漢代經說,遵循漢代經學研究,重視名物訓詁、典章製度的傳統,凡屬漢學,一概采納。“吳派”主要學者有沈彤、江聲、餘蕭客、江藩和王鳴盛等。另一個分支是“皖派”,代表人物為戴震。乾嘉學派影響最大的是“皖派”,其影響遠超“吳派”。“皖派”大師輩出,除了戴震,還有他的學生段玉裁和王念孫、王引之父子等,江湖號稱“戴、段、二王”,另外還有萬斯同、全祖望、畢沅、阮元等人。1773年,清朝開設四庫全書館,以戴震為纂修官,輯錄《永樂大典》,保存佚書和征集私家藏書,於1787年編成《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分經、史、子、集四個部分,其子部第十七為天文算法類的“算書之屬”25部。此外,在子部第十六天文算法類的“推步之屬”中也包括一些數學著作。這也是一件偉大的事情,把中國曆朝曆代的學術總結起來,然後印行。《四庫全書》至今仍是中華文化的一顆燦爛明珠。
(四)樸學衰落期
樸學衰落期的代表人物是俞樾、孫詒讓和章太炎。
俞樾(1821年1906年)字蔭甫,浙江德清人,清道光30年(1850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後受鹹豐皇帝賞識任河南學政,被禦史曹登庸劾奏“試題割裂經義”,被罷官。遂移居蘇州,潛心學術40餘載,曾先後主講蘇州紫陽書院、杭州詁經精舍、德清清溪書院、菱湖龍湖書院、上海求誌書院等。他主治經學,旁及諸子、史學、訓詁學,乃至戲曲、詩詞、小說、書法等等,博大精深。俞樾治學勤奮,著作極豐,有《春在堂前書》近五百卷。清光緒元年(1875年),友人資助他在蘇州買下一塊廢地,他親自設計、鑿池疊石、栽花種竹、建屋30餘棟,名“曲園”,自號“曲園老人”。清光緒32年(1906年),江蘇巡撫陳龍重修寒山寺,有感於滄桑變遷,古碑不存,請俞樾手書該寺第三塊《楓橋夜泊》石碑。其時,俞樾已86歲高齡,仍精神飽滿,以穩重章法、渾圓筆意、揮灑淋漓,一氣嗬成。俞樾作書後兩個多月便溘然長逝,所題詩碑遂成絕筆。這塊由俞樾補書詩碑名擅當時,拓本流傳甚廣。
孫詒讓(18481908年),字仲容,浙江瑞安人。精研古學近40年,融通舊說,校注古籍,著書30餘種。所著《周禮正義》為一生心力所瘁,為清代群經新疏中傑出之作,《墨子間詁》亦為注墨的權威之作,《契文舉例》為考釋甲骨文開山之作,《溫州經籍誌》被譽為“近世彙誌一郡藝文之祖”。
章太炎(1869年1936年)是浙江餘杭人。大家都知道他曾經參加過維新運動,發起光複會,參加同盟會,主編《民報》等。魯迅對他的評價是:“考其生平,以大勳章作扇墜,臨總統府之門,大詬袁世凱包藏禍心者,並世無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獄,而革命之誌終不屈撓者,並世亦無第二人:這才是先哲的精神,後生的楷模。
七、歐洲資產階級興起是什麼時期?
公元14~15世紀,歐洲的農業有了較快的發展,出現了新的生產方式,耕地的輪作製的出現,使得耕作於原始農業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第一使土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第二保證了土壤的肥力。農業的不斷發展讓農民的生活開始富裕起來,進一步讓農產品變得多了起來,農產品的增多促進了手工業得到迅猛的發展。14世紀末,歐洲各國在生產工具上有了很大的改進,生產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農業相關的工業中的釀酒、麵包、農具等,與農業相輔相成,各自加速發展。15世紀初,隨著工業的發展,各個國家逐漸繁榮昌盛起來,金錢的通行使得銀行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意大利的弗洛倫薩,有著歐洲最大的銀行和手工製造業。然而,企業主和銀行家逐漸控製了資本,工人們變成了被壓榨和剝削的對象,工人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在惡劣的環境中工作。於是,資產階級開始在歐洲萌芽。
八、絲綢之路興起於漢高祖時期。?
絲綢之路起於漢武帝時期。
絲綢之路,簡稱絲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東漢時期絲綢之路的起點在洛陽。[1]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和大眾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項目。
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構想。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
九、我國護理事業興起於哪個時期?
【我國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主要年代】20世紀80年代我國護理本科教育恢複招生,在此後30多年的時間內,本科護理教育發展迅速,成為了我國護理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國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主要年代是:20世紀80年代、90年代、21世紀初。
近年來,護理工作的發展呈現出三方麵的顯著特點:
1、一是高新技術在醫學領域的運用促進了護理專業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護理在器官移植、多髒器衰竭等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2、二是現代醫學模式和健康觀念的轉變對護理內涵的擴充產生著重要影響,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觀念,以保障病人安全和診療效果為目標,滿足病人身心健康需求已成為臨床護理工作發展的方向;
3、三是在社區衛生服務發展中,家庭護理、臨終關懷、老年護理、日間病房等多樣化的社區護理服務。
十、貴州地主階級興起於哪個時期?
春秋時期是中國奴隸製消亡,戰國時期是封建製建立的時期。
在春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主要是生產工具的發展,即使用了鐵製工具,勞動生產力大為提高。又由於王室的衰微和諸侯之間的戰爭。大量的荒地被開墾出來。新開墾出來的荒地屬於原來實力雄厚的奴隸主,而不屬於天子。這樣原來的奴隸主就轉化為地主。在此時期,奴隸主開墾荒地範圍很廣。也就恰恰證明此時大量的奴隸主轉化為地主。因而春秋時期形成了地主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