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樂大師簡介? 劉茂勇大師簡介?
一、本樂大師簡介?
本樂長老,是武漢報祖寺原方丈,自幼出家於新洲倉埠報恩寺,法名心發,號本樂。
除了在佛學上,本樂大師在書法上有很深的造詣,書法作品形成多樣橫幅、條屏、對聯、中堂皆有。本樂大師的書法用筆雄健,很有氣勢,完全不象一個一百多歲老人的字跡。
二、劉茂勇大師簡介?
劉茂勇大師簡介:劉茂勇,1995年畢業於蘇州工藝美術學校美術係。1995-2004任蘇州鴻鷹動畫公司二維背景部門主管。參與多部國外加工動畫片的北京帶片,中央電視台《哪咋傳奇》長片的背景帶片。2001年轉入三維動畫部門,從事三維動畫場景設計,其中包括電影動畫《梁祝》的三維動畫場景,後期特效的製作。
三、著名國畫大師的簡介?
近現代的著名國畫大師: 任伯年、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徐悲鴻、李可染、李苦禪、傅抱石、陸儼少、石魯、趙旺雲、方濟眾、何海霞、陳半丁等:當代有一大批優秀的中青年實力派國畫家,如:劉大為、薛宣林、吳冠中、田黎明、範曾、周逢俊、於誌學、付強、陳綬祥、王鏞、邊平山、劉文西、康文、汪為新、王泰戈、楊誌斌、萬偉民、戎寧、一然、鄒文正、朱新建、袁振西、陳沫吾、張凡、霍春陽、荊兆林、李振凱、趙新建、尹天石、胡平、朱宣鹹、趙蓓欣、孫捷等活躍於美術界,他們為中國的國畫創作與教育以及發展做出了成績。 畫家介紹: 任伯年:1840年生,1896年卒,浙江山陰(今紹興)人。任伯年是我國近代傑出畫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他的傑出藝術成就受到世人矚目。 吳昌碩:(1844-1927),浙江安吉人。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我國近代金石、書、畫大師。著有《缶廬集》、《缶廬印存》。 齊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於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於北京,終年九十四歲。宗族派名純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號蘭亭、瀕生,別號白石山人,遂以齊白石名行世;並有齊大、木人、木居士、紅豆生、星塘老屋後人、借山翁、借山吟館主者、寄園、萍翁、寄萍堂主人、龍山社長、三百石印富翁、百樹梨花主人等大量筆名與自號。家道貧寒,隻讀過短暫的私塾,十五歲起從師學木工而以雕花手藝聞名,二十六歲轉從蕭薌陔、文少可學畫像,二十七歲始從胡沁園、陳少蕃習詩文書畫,三十七歲拜碩儒王闓運為師,並先後與王仲言、黎鬆庵、楊度等結為師友。齊白石在家鄉先後居出生地星鬥塘、梅公祠借山吟館、茹家衝寄萍堂。自四十歲起,離鄉出遊,五出五歸,遍曆陝、豫、京、冀、鄂、贛、滬、蘇及兩廣等地,飽覽名山大川,廣結當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詒、郭葆蓀等皆為摯友。五十五歲避亂北上,兩年後定居北京。時與陳師曾、徐悲鴻、羅癭公、林風眠等相過從。七十四歲遊蜀,與黃賓虹、金鬆岑相見。 黃賓虹:(1865-1955)現代傑出畫家。名質,字樸存、樸岑、亦作樸丞、劈琴、號賓虹、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等。祖籍安徽歙縣,出生於浙江金華。幼喜繪畫,課餘之暇,兼習篆刻。六歲時,臨摹家藏的沈庭瑞(樗崖)山水冊,曾從鄭 ,陳崇光等學花鳥。後居上海三十年,前二十年,主要在報社、書局任職,從事新聞與美術編輯工作;後轉做教育工作,先後任上海各藝術學校的教授。又曾在北京、杭州等地美術學院任教。任中國美術家協會華東分會副主席。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 殘,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洗耳恭聽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七十歲後,後畫作品,興會淋漓、渾厚華滋;喜以積墨、潑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顯著的特色。他的書法“鍾鼎”的功力較深。其著作有:《黃山畫家源流考》、《虹廬畫談》、《古畫微》、《畫學編》、《金石書畫編》、《畫法要旨》等,與鄧實合輯《美術叢書》並有輯本《黃賓虹畫語錄》。 潘天壽:(1897~1971),浙江寧海人。潘天壽原名天授,字太頤,號壽者。晚年號雷婆頭峰壽者。 潘天壽年青時自感“無幹事之才,隻有書畫尚能勝任”,因而在詩、書、畫、篆刻等方麵深入探研。1923年,27歲的潘天壽應聘到上海美專任職,並參與創辦上海新華藝專,培養了許多學生。1928年,他到新成立的杭州西湖藝術院任中國畫係主任。1955-1965年間,是潘天壽創作、著論豐盛的10年,這時期他曾任全國美協副主席。建有潘天壽紀念館。 張大千 :(1899~1983年),四川內江人,祖籍廣東省番禺。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己亥)5月10日(農曆四月初一),大風堂畫派創始人之一。他出生在四川省內江縣城郊安良裏象鼻嘴堰塘灣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原名張正權,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裏巴人、齋名大風堂。傳說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裏夢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歲的時候,改名猨,又名爰、季爰。後出家為僧,法號大千,所以世人也稱其為"大千居士"。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麵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他的治學方法,值得那些試圖從傳統走向現代的畫家們借鑒。 李苦禪 :(1899~1983)原名英傑,後改名英,號勵公,生於山東省高唐縣。我國當代傑出的大寫意花鳥畫家、書法家、人民的美術教育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李可染:(1907~1991)江蘇徐州人。13歲從師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入上海私立美專學習。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入杭州(國際)西湖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鳳眠等教授,研習西畫。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和工作。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於民族傳統繪畫的研究與創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進一步致力於中國畫藝術的革新,將"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為座右銘,開一代山水畫宗師。 傅抱石:我國著名畫家,“新山水畫”代表畫家。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1904年10月5日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餘。少年家貧,11歲在瓷器店學徒,自學書法、篆刻和繪畫。1925年著〈國畫源流概述〉,1926年畢業於省立第一師範藝術科,並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國繪畫變遷史綱〉,1933年在徐悲鴻幫助下赴日本留學。1934年在東京舉辦個人畫展。1935年回國,在中央大學藝術係任教。抗日戰爭期間定居重慶,繼續在中央大學任教。1946年遷南京。
四、暴力美學大師吳宇森簡介?
吳宇森,1946年9月22日出生於廣州,1951年隨父母移居香港,由於父親患病不能工作,由母親負擔養家的重擔,生活十分清苦。中學剛畢業時父親就去世了,全賴母親在工地抬石子負擔家計,他也隻能打消了去台灣學建築或是美術的升學夢。此時吳宇森就讀於一家教會學校,精讀了許多神學、曆史學、哲學、美術學著作。吳宇森中學時代經常從課堂上溜出來跑到電影院去看電影,他最喜歡的是好萊塢的黑幫片,西部片以及黃金時期的歌舞片。這些電影的共同點是畫麵都充滿了動感。吳宇森最崇拜的導演是法國暴力導演皮埃爾邁爾維勒,此人的作品在暴力中透著濃鬱的人情味。但對吳宇森影響最大的人卻是拍過《野人幫》的山姆派金帕,可以說,吳宇森電影中對慢鏡的運用以及讓角色在聖歌中進行搏命激戰的處理方式都是山姆電影語言的發揚光大。
五、中國設計大師?
林元培,1936年2月8日出生於上海,橋梁工程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資深總工程師。
1954 年畢業於上海土木工程學校。長期擔任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學會副主任。1989年被建設部首批命名為"中國工程設計大師",2005 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林元培設計或主持設計的大跨度橋梁涵蓋了上海市楊浦大橋、南浦大橋、盧浦大橋、徐浦大橋、東海大橋等各種橋型。
六、牧田森牛仔工廠簡介?
牧田森牛仔工廠是一家位於中國廣東省東莞市的牛仔褲生產廠家,成立於1995年。該工廠是一家專業從事牛仔褲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擁有現代化的生產設備和一支專業的生產團隊。
牧田森牛仔工廠的產品主要包括各種款式的男女牛仔褲、牛仔短褲、牛仔夾克等。該工廠的產品以高品質、時尚、舒適為特點,深受國內外客戶的青睞。目前,該工廠的產品已經出口到歐美、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除了生產高品質的牛仔褲產品外,牧田森牛仔工廠還注重環保和社會責任。該工廠采用環保材料和生產工藝,致力於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該工廠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為當地社區和慈善機構捐贈物資和資金。
總之,牧田森牛仔工廠是一家專業、高品質、注重環保和社會責任的牛仔褲生產廠家,為消費者提供時尚、舒適的牛仔褲產品。
七、傳燈幽溪大師簡介?
傳燈大師出生於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八月二十日(釋迦生於周昭王甲寅,大師生年同為甲寅)。
俗姓葉氏,字無盡,別號有門。居髙明寺,寺為古幽溪道場,故學者又稱幽溪和尚。三衢姑蔑(今浙江龍遊七都下埠葉村)人。
大師早年業儒,讀龍舒淨土文心動,矢誌出家,母親不許。明萬曆七年(1579年),26歲,大病。母慮命危,同意出家。投賢映庵禪師,受《永嘉集》。明萬曆十年(1582年),受衣缽於百鬆法師。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入天台山,重興髙明寺,立天台宗祖庭。弘揚台宗,兼習淨土、禪宗。大師致力經營三寶。於佛寶如鑄鐵佛,刻旃檀香像,募爐鏡、幢幡、聖像。於僧寶如建大殿、禪堂、楞嚴壇、山門、兩廊。
又或贖或置,得官田2頃80畝、民田97畝。建藏經樓。大師學識高超,精煉戒行。一生著作甚多,有《彌陀經略解圓中鈔序》《永嘉禪宗集注序》《不瞬堂前長鬆記》《傳佛心印記注序》等。師自始至終凡41個春秋,講經於台、溫、寧、紹、金、處、蘇、杭、嘉、湖間,年有重席,歲無虛筵。曾講《妙宗》《淨土生無聲論》《法華經》等。
大師於明崇禎元年(1628年)五月二十一日示寂。寂前令僧眾手書“妙法蓮華經”5字,並高唱妙法蓮華經。侍者進粥,忽斂手足如入定。世壽75歲,僧臘50歲,住幽溪43年。
八、京劇大師梅蘭芳簡介?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一1961年8月8日)京劇大師,著名京劇旦角,著名京劇演員,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光緒二十年(1894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北京人,祖籍江蘇泰州。 梅蘭芳八歲學藝,11歲登台。梅蘭芳是近代傑出的京昆旦行演員,“四大名旦”之首,“梅派”藝術創始的人;同時也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表演藝術大師,其表演被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係”之一。在西方人的眼中,梅蘭芳就是京劇的代名詞,他的代表劇目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昆曲有《遊園驚夢》、《斷橋》等。所著論文編為《梅蘭芳文集》,演出劇目編為《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在1918年,梅蘭芳移居上海,這是他戲劇爐火純青的巔峰時代。梅蘭芳是中國近代傑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藝術家,舉世聞名的中國戲曲藝術大師,所唱戲曲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梅蘭芳演繹了京劇的靈魂,是民族的大師,國粹的塑造者,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61年8月8日淩晨5點去世,享年67歲。
九、國學大師翟鴻燊簡介翟鴻燊簡介?
翟鴻燊,我國當代傳統文化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國學實踐應用專家,經濟與文化學者,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美國國家大學客座教授。 翟鴻燊長期致力於推動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國學精髓的傳播。他主講主辦的《國學應用智慧》、《企業家十大修煉》、《道德經的智慧》、《七日禪修功德班》、《國學養生》等課程在國內外知名院校的MBA、EMBA、DBA、總裁研修班、卓越領導力項目培訓中倍受歡迎。翟鴻燊教授的課程中傳播“善知識”、傳達“正能量”、分享“大智慧”,儒釋道文化的完美結合令人感受到他從骨子裏流淌出來的才華和血液中澎湃的中國人的榮耀和精神。
十、響應曲麵設計的簡介?
適用條件與範圍:確信或懷疑因素對指標存在非線性影響;因素個數2-7個,一般不超過4個;所有因素均為計量值數據;試驗區域已接近最優區域;基於2水平的全因子正交試驗。
試驗設計與優化方法,都未能給出直觀的圖形,因而也不能憑直覺觀察其最優化點,雖然能找出最優值,但難以直觀地判別優化區域.為此響應麵分析法(也稱響應曲麵法)應運而生.響應麵分析也是一種最優化方法,它是將體係的響應(如萃取化學中的萃取率)作為一個或多個因素(如萃取劑濃度、酸度等)的函數,運用圖形技術將這種函數關係顯示出來,以供我們憑借直覺的觀察來選擇試驗設計中的最優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