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層次場外市場體係轉板的小眾化特征是怎樣的?
納斯達克起源於場外市場,加之其擁有三個層次的內部體係,因此納斯達克成為轉板上市的主要場所。以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2012年年報為例,年上市的有151家公司,其中IPO的78家,從升級的35家,從NYSE/AMEX轉板的11家,EFTs、結構化產品及其他上市的27家。
從轉板上市的角度看,有關資料統計,2005年在粉單市場(包括灰單市場)掛牌的4968家美國公司中,到2010年後升板至0TCBB的比例為6%,升級轉板到三大交易所的僅1%,降板摘牌的公司則多達30%;在0TCBB掛牌的2816家美國公司中,到2010年後升板和降板的比例分別為6%和:另外,2001 —2006年、2003—2008年兩組統計的結果基本類似。
轉板上市的過程,一般是由場外市場轉板到上市門檻較低的紐交AMEX交易所,或者先在納斯達克的兩個相對較低層次的市場——納斯資本市場(NASDAQ/NCM)或納斯達克全球市場(NASDAQ/NGM)待符合紐交所或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NASDAQ/NGS)板塊的上市條再轉板。
隻有很少的企業能夠直接從場外市場轉板進入紐交所或納斯這全球精選市場。以2013年為例,從0TCBB轉板到三大交易所的23家轉板至NYSE或NGS的隻有5家,其中NYSE 5家,NGS 0家;其餘18人門檻相對較低的板塊,其中NYSEAMEX 5家、NGM 3家、NCM 10家另外,BB轉板上市數據顯示,在2009—2013年,分別有69家、71 家、36家、28家、23家企業從0TCBB升級轉板至三大證券交易所,各年 BB 掛牌證券數量的 1。
95%、2。 26%、1。 18%、1。 18%、1。 17%。因此,從數據分析看,在美國場外市場能夠轉板上市的畢竟是少現出小眾化的特征。這與我國台灣的情況不同,台灣似乎在這方麵做得更成 功,有關內容將在下一章節來詳細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