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穿一身潮牌還是感覺很土?

2022-03-30 服裝品牌

“潮牌”概念最早來自美國街頭裝streetwear,就是那種和運動裝搭點邊的牌子,比如來自衝浪,滑板,籃球之類的,穿起來隨意又鬆鬆垮垮,有點街頭小混混的感覺。比如當下最火的潮牌Supreme就是起源於街頭滑板文化。

而潮牌在亞洲的逐漸興起則和日本有關,日本人對美國的街頭裝進行了改良,這些潮流教父穿不了那麼大的服裝,就開始自己設計生產,並在裏原宿限量發售。後來這股潮流影響到香港,比如當年陳冠希因為與經紀公司吵架,遠走東京,由此結識東京潮流界教父藤原浩,並愛上了日本街頭文化。彼時東京是亞洲潮流中心,港人對此很推崇,之後潮流再由香港到內地。所以“潮牌”的本質還是街頭裝,是具有叛逆精神的街頭文化著裝。

今天的日本潮牌已經逐漸衰敗,但隨著國內90後,00後的崛起,滿大街都是他們曾經引領潮流的服裝。從幾十元到上百元,隻要和年輕人搭點界的品牌都必稱“潮牌”。所以潮牌的門檻是越來越低,潮牌也和奢侈品牌一樣,由小眾到逐漸大眾化,穿的人多了,“土”的感覺也就多了。

回到這個問題,因為潮牌的發源和城市青年文化有著極強聯係,從紐約,倫敦、東京到香港,所以整體上以都市化的年輕男性消費者為主要群體。但在國內,畢竟城市地區發展很不均衡,包括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尚有差距,所以所謂“土”隻是出於對“潮牌”穿著者更高的期待,期待穿潮牌的人能夠具有諸如“大都市,街頭時尚感、叛逆態度”等標簽。但隨著潮牌的大眾化,對於普羅大眾或“小城青年”來說,也許離這樣的期待還有所差距吧。

最資深的時尚產業解讀,歡迎關注,點讚,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